今年初以來,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立足部門職能,有效整合資源,開展“以黨建引領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黨建聯創活動,積極構建“市—區—街道(鎮)”三級黨建聯動體系,團結帶領黨員共同推動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通過城市修補、設施完善、環境整治等方式,進一步提升古城街區品質,讓廣大市民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中獲得更多實惠。
年初,該局黨組即制定《2020年度機關黨建工作重點項目及掛鉤黨組領導安排表》,策劃生成10個年度機關黨建工作重點項目,其中,涉及名城保護項目6個。同時,組建規劃、建筑、市政、景觀、測繪等技術服務指導小組,開展《泉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修編工作,在泉州市域內劃定保護范圍,并提出保護要求。組織編制《泉州古城傳統建筑修繕技術導則》《泉州市中山路騎樓建筑保護圖則》《泉州古城“活態博物館”》,將城市中有文化、有意義、有故事的空間、景觀與場所關聯起來。完成《泉州市城市觀景臺規劃——第一批觀景臺選址策劃》編制工作,策劃提出第一批10個城市觀景臺,完成省道S307、新門街、涂門街等一系列環境整治提升項目,以展現中心古城區歷史風貌。
立足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古城區歷史文化資源豐富這個大背景,該局黨組先后借助“機關支部先鋒行動進社區”“智慧黨建”“基層社會治理‘區塊鏈’”等平臺,聯合多家單位、社區合力擔當名城保護責任,既結對推動黨建創新、又相互促進業務開展,讓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大”社會治理的一線堡壘和“小”社區治理的領導核心。
目前,該局黨組已聯合鯉城區自然資源局黨支部、開元街道黨工委舉辦“不忘初心、守護古城”穿越唐子城主題黨日活動,帶領黨員追溯泉州最古老城墻遺址,為古城保護提出意見建議;聯合鯉城區自然資源局黨支部、海濱街道水門社區黨支部開展為群眾服務活動,向群眾分發中山路騎樓建筑具體保護范圍和圖則的宣傳手冊,收集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與泉港區自然資源局黨支部、峰尾鎮黨委確定“以黨建促傳承,保護歷史文化”的共建目標,制定“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列入中國古代海防體系國寶目錄—申報AAHM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的三級目標路線,指導峰尾古城遺址、東岳廟、古街古巷古建筑等歷史遺存普查工作,推動峰尾建立健全古鎮風貌保護體制機制。 【海峽資源報 涂曉揚】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