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樂縣政府近日印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實施方案》,部署系統開展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守護綠水青山本底等重點任務,提出以生態空間管控為路徑,優化區域生態安全新格局。
《方案》提出,加強生態空間管控,嚴格落實“多規合一”。科學界定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生態脆弱區范圍,構建以金溪及沿河兩岸山林為主要框架的區域生態安全體系。組織編制《將樂空間規劃發展綱要》,逐步建立起覆蓋城鄉、事權清晰、上下銜接的空間規劃體系;加強各類空間規劃的協調銜接,形成統一銜接、功能互補、相互協調的空間規劃體系。按照“法定規劃+”要求,統籌整合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等各類規劃,將各類相關專項規劃疊加到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上;建立戰略引領、底線管控、開發統籌、政策引導的剛性和彈性相結合的管控體系。按照“一張藍圖、一套標準、一個系統、一套制度”的目標,形成動態更新的“一張圖”。
《方案》要求,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保障生態系統安全。按照確定的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圍繞“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的管控目標,制定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規則和實施細則,完善生態監測、監督管理、評估考核、獎勵機制、信息公開等生態保護紅線監管辦法,抓細抓實勘界定標工作,確保生態保護紅線全面落地實施。
《方案》要求,劃定并嚴守城鎮開發邊界控制線,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落實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提升國土資源管理精準化水平。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要求劃定城鎮開發邊界,綜合考慮資源承載能力、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城鄉統籌、城鎮發展階段和發展潛力,框定總量,限定容量,防止城鎮無序蔓延。科學預留一定比例的留白區,為未來發展留有開發空間。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清理整頓閑置土地,處置“僵尸企業”,盤活存量土地,控制土地開發強度,切實推進土地利用向集約型利用方式轉變。 【海峽資源報 齊培松】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