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村是一個有11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地處閩浙交界,距壽寧縣城25公里。曾經,西浦村就像一塊未雕琢的璞玉,藏在深閨無人知,門前冷落鞍馬稀。近年來,西浦村挖掘生態+人文資源,打造“狀元故里,廊橋水鄉”特色生態旅游扶貧品牌。
環境美村。
發揮黨員示范帶頭作用,組織村容村貌衛生專項整治12,先后摸排40余處,共投入整治資金30多萬元。發動群眾600多人次,拆除街面水斗、雞鴨棚、雨棚等違章搭蓋,清理陳年垃圾、溝渠、清理水塘、淤泥等。與第三方公司合作,每日兩次收集轉運村內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同時建立健全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實行門前三包,并成立西浦景區志愿服務隊,不定時開展村內環境巡邏,推動生活垃圾治理“全覆蓋”“可持續”“不回潮”。
產業富村。
立足茶產業基礎,調整優化茶樹品種結構。發展名優茶葉120多畝,引進武夷巖茶、金牡丹、福鼎大毫、龍井、安吉白茶等優良茶種等,對現有低產低質茶園進行改造。使用有機硫農藥替代傳統農藥,降低化學品對土壤水質的污染。同時,依托油茶種植歷史優勢,鼓勵村民種植油茶,種植新品種油茶300多畝,改造低產油茶400多畝,將油茶打造為西浦村特色產品。
旅游旺村。
西浦村借力深厚的文化沉淀,以“海西最美鄉村”為抓手,吸引福建省太姥山萬博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等社會資本進行投資建設,全力打造“狀元故里,廊橋水鄉”旅游品牌。策劃生態水系,修建廊橋和古建筑,形成紅色、狀元、民俗、戲曲文化為底蘊,集旅游觀光、運動休閑、修學科考等為一體的綜合型旅游區,每年吸引10多萬人次游客前來旅游觀光。同時,成立“特色餐車”與建檔立卡扶貧戶簽約,鼓勵精準扶貧對象就業,促進增收,共享旅游發展紅利。進一步增強精準扶貧戶和西埔村發展的新動力,走出了一條“綠色、生態、可持續”的西浦生態旅游發展之路。
西浦村以優質生態環境為依托,保障村莊環境整潔,調整農業資源結構,打造特色生態旅游,做到不污染也發展、不砍樹也致富,助力村民持續穩定增收。來源:福建省生態環境廳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