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多措并舉提升R&D投入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將研發經費投入列入各級政府掛牌督辦任務和的績效考核內容。長期以來,R&D投入強度是泉州市創新指標的短板,泉州市委、市政府將研發經費投入作為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型城市的重要考核指標。今年以來泉州市科技局多措并舉,營造激勵各類創新主體加大R&D投入的良好發展環境,2019年泉州市全社會R&D經費支出大幅增長,從2010年的24.53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20.98億元,全社會R&D經費占GDP比重從2010年的0.69%提升到2019年的1.22%。2019年全市R&D經費投入同比增長27.6%,系近六年來增幅首次超過20%,領先于全國12.5%、全省17.25%的平均水平;占GDP比重為1.22%,創歷年來新高。

  (一)加強組織領導。一是泉州市科技局向市效能辦提交《建議調整科技創新指標績效考評權重的函》,在對縣(市、區)進行績效考核中,建議上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該建議已被采納。二是制定印發了《泉州市科技局關于建立市科技局領導干部掛鉤聯系基層工作制度的通知》,建立科技局相關負責人掛鉤聯系縣(市、區)研發投入工作制度,市局負責人分別掛鉤1-2個縣(市、區),積極跟蹤轄區內R&D經費投入重點企業,督促縣(市、區)抓好各轄區企業2019年度R&D填報工作,確保應統盡統。

  (二)抓好創新主體培育。一是加大科技型企業培育力度。今年共有605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比2019年增長156.7%,預計全市高企保有量將超900家;培育省科技小巨人領軍739家,數量居全省第一;國家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670家;累計122家高成長性科技企業列入泉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型企業培育庫。二是實施創新載體建設工程。通過引進、合作、培育、升級、扶持等有效方式,打造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科技創新載體(高新區:1個國家級,1個省級;農業園區:1個國家級,2個省級;各類創新平臺552家),較好地發揮了科技支撐作用。采取“一院一策”的模式引進高校院所,新建一批、提升一批,“十三五”已引進共建中科院授時中心“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等7個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全市認定新型研發機構59家,投入研發資金5億多元。研發機構現有固定研發人員2600多名,柔性引才及短期來泉研發的約1500名。

  (三)抓好研發投入惠企政策落實。一是持續推進研發費用分段補助政策落實。首次引入市場競爭性機制開展研發經費補助評估業務,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一次性遴選三家第三方評估機構,共同開展企業研發經費補助專項評估項目,倒逼激勵第三方評估機構進一步加大服務企業力度。全市申報企業數同比增長76.25%,申報補助金額同比增長41.18%,共推薦543家企業列入補助對象,3家企業獲得預補助(安踏、百宏、通達),企業研發經費投入2019年度補助和2020年度預補助金額合計1.88億元。二是認真落實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自2018年泉州市科技局聯合市財政、稅務出臺《關于落實民營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若干措施》,簡化企業享受政策流程,幫助有研發投入的企業應享盡享優惠。2019年全市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達802戶,同比增長93.72%;加計扣除額26.61億元,同比增長43.76%。

  (四)強化科技政策宣傳、業務輔導工作。2020年初,泉州市通過政府購買渠道,聘請專業機構、專家,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方式,組織企業研發費用分段補助、稅收優惠政策解讀、研發費用歸集及統計業務培訓,在企業研發投入數據填報期及時為企業提供答疑解難顧問服務,參訓企業累計達到1000多家,參訓人數達1600人以上,為今年企業R&D數據填報、落實分段補助政策和做好高企申報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來源:泉州市科技局

2020-11-19 15:41:49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