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縣吳山鎮陽春村依托“肉身菩薩——章公祖師”故里的千年古村名片,整合資金2000多萬元實施農業、水利、產業發展等項目56個。通過“互聯網+農業”通過個性化認養、鄉村課堂、雪亮工程、抖音帶貨直播等特色,打造數字化新農村,助力鄉村振興。
這片絲瓜園是陽春村的個性化農場,可以看到許多絲瓜已經成熟了,村民林因地介紹說:這片絲瓜有10畝,是廈門美亞公司認領的,從今年三月份種植到現在,已經采摘了幾批次。“我們村民把地租給村里,一畝700元,村里雇傭我們在這里做工,一天有一百多元收入,基本上天天都可以做。這樣安排,解決了村里40多個勞動力,現在每天都有十幾個人在這干活,這片農場不止有絲瓜,還有地瓜、紫米、黑米、紅米、水稻等。”
吳山鎮陽春村黨支部書記林樂堅退休前系省公安廳網安總隊長、二級警監。2019年9月回村任職后,探索實施“認養農業”新模式,將閑置土地、散養家禽、生態茶園流轉成為互聯網認養的“個性農場、訂制茶園”。實現果蔬代種、家禽代養、茶園代管并以直播帶貨等方式,將傳統農業“產供銷”轉變為“銷供產”,降低農產品滯銷風險。今年來,已完成一期土地流轉200多畝,并實現全部認養農戶,實現家門口就業,平均戶增收1.2萬元,村集體收入增收8萬元,打響了“數字陽春”品牌給村莊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陽春村駐村特派員顏俊偉:“我們陽春現在主打個性化蔬菜農場,加鄉村課堂,鄉村課堂是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平臺,讓城里的孩子可以實時觀看到田間地頭這些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原來只是從課本上學到的知識現在可以更直觀地看到,學習到這些農業知識。”
走進陽春村村部隨即可在屏幕墻上看到來訪者的頭像、性別和年齡等信息這是“智慧陽春”最直觀的體驗。陽春村投資300萬元,建成村級黨群服務中心,也是“智慧陽春”的總指揮部,陽春雪亮工程視頻監控系統延伸到田間地頭,以及村里的每一條道路實現了文物保護、森林防火、遠程診療、政務警務一體化辦公等功能推動數字化新農村建設讓鄉村更“智慧”。
陽春村駐村特派員顏俊偉:“我們陽春現在圍繞著平安、智聯、幸福為目標,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打造數字陽春,將村部打造成一體化辦公、一站式受理、一條龍服務智能化村部,用數字技術進行村莊治理,使管理便捷,群眾受益。”另外,村里還組建了1大4小的直播間可以進行帶貨直播,直播現場緊挨著蔬菜公園可以進行田間直播,增加受眾吸引力,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下一步村里將結合生態農業發展旅游業。
來源:三明市農業農村局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