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民族團結進步情 譜寫掛鉤幫扶新篇章

2007年省委、省政府確定豐澤區掛鉤幫扶漳浦縣赤嶺畬族鄉以來,豐澤區高度重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主題,緊抓“發展”總鑰匙,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傾力協助畬鄉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

一是互動讓情感建起來。堅持黨建引領有效銜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在省委、省政府確定豐澤區掛鉤幫扶赤嶺畬族鄉后,即刻成立區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專項幫扶小組,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骨干力量專職抓。特別是強化雙方定期互動,科學制定赤嶺畬族鄉掛鉤幫扶計劃,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每年至少一次到赤嶺畬族鄉調研,深入了解畬鄉群眾急需解決的問題,針對赤嶺畬族鄉的實際,現場辦公、現場協調、現場解決,為扶持幫扶工作的全面深入推進創造了良好外部條件。

二是項目讓道路通起來。交通是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鄉村公路暢通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幫扶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這是豐澤區確定掛鉤幫扶畬鄉的重大抓手,也是關鍵突破口。為此,自2007年起豐澤先后撥付幫扶資金280余萬元,相繼完成了公路里程數16公里的四個道路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豐澤路” “豐澤橋”打通了畬鄉人民向外發展的“阻梗點”,成為了畬鄉人民的“致富路”。

三是扶智讓教育強起來。始終注重扶貧與扶智相結合,重視貧困子女教育工作,先后投入幫扶資金400余萬元,相繼支持畬鄉中心幼兒園、山平小學學生宿舍樓和食堂、民族中學塑膠跑道和畬族文化廣場和各類中小學的基礎設施和多媒體教室建設。同時,充分凝聚各方力量,動員各界力量積極參與幫扶,政協華僑界、宗教界紛紛響應號召開展對畬鄉的捐資助學等活動,豐澤區佛教協會連續4年為該鄉貧困學生捐贈助學款共計 19萬多元;區政協臺港澳民宗委組織部分委員赴赤嶺鄉,通過開展扶貧項目對接、實地慰問畬鄉貧困學生等形式,助力當地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四是改造讓生態美起來。始終堅持以“發展特色品牌農業,打造生態文化名鄉”的發展定位,在項目選定和資金安排側重傾斜切實改善民族鄉群眾生產生活狀況的項目,全面完成“兩不愁三保障”生態環境目標任務,優先解決畬鄉少數民族群眾急需解決的飲水安全問題,先后投入幫扶資金250萬元,用于畬鄉自來水廠建設、楊美村自來水改造提升工程和赤湖溪赤嶺段生態水系建設。為了有效提高溪道沿岸的防洪能力,保護沿岸居民、農田,同時美化溪道兩岸環境, 2020年擬再投入幫扶資金100萬元用于畬鄉溪道清理整治工程,促進赤嶺畬族鄉生態環境良性循環。

五是幫扶讓百姓富起來。深入研究、著力破解畬族鄉的特色化產業發展路徑制約,圍繞水果、花卉、礦產、竹木、畜牧、淡水養殖等六大主導產業,逐一制定民眾增收致富幫扶計劃,范圍覆蓋9個行政村和6個場。在各級各有關部門的不懈努力下,赤嶺畬族鄉各項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發生巨大變化, 2019年全鄉社會總產值實現4.8億元,比未掛鉤幫扶前的2006年6766萬元增加41234萬元,比增609.4%;地方財政收入完成779.76萬元,比2006年90萬元增加689.76萬元,比增766.4%,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8809元,比2006年3231元增加15578元,比增482%。來源: 豐澤區委統戰部

2020-09-29 10:05:51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