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報訊近日,天邊剛泛白,閩侯縣大湖鄉大湖村養羊大戶楊珍便甩動羊鞭,把羊圈里100多只山羊趕到山上放養。隨后,她趕緊回家,準備迎接遠道而來的“貴客”。
上午9時許,福州市農業農村局的皮卡準時抵達楊珍家門口。接過兩只健壯肥碩的山羊,她黝黑的臉上綻放出淳樸的笑容。楊珍感激地說道,有了這兩只純種種羊,她家的山羊品種可以大變樣了!多虧各級部門的持續幫扶,讓她這樣的脫貧戶快速奔上小康路。
精準幫扶不脫鉤
脫貧戶踏上養羊路
楊珍今年29歲,幾年前,家中老人患病,丈夫無法正常上班,她則要留在家中照看年幼的孩子,高額的醫藥費和家庭開銷壓得一家人喘不過氣。精準扶貧時,楊珍一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福州市脫貧政策的幫助下,她家于2016年脫貧,但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
2017年,幫扶干部主動上門,結合楊珍家庭情況及自身發展養殖的意向,決定實施產業扶貧。作為第一幫扶責任人,閩侯縣住建局干部張則華從認門開始就認真謀劃。
大湖村荒山多、野草多,適合養羊。在張則華的積極對接下,楊珍前往羊場學習養羊技術。為了幫助楊珍更系統地學習養羊知識,張則華還借來各種山羊養殖書籍供她閱讀。
在張則華看來,楊珍勤奮又好學,我們希望為她提供更有力的幫扶。只有激發內生動力,才能真正鏟除“窮根”。
2018年3月,拿到1萬元扶貧資金后,楊珍建起羊圈。隨后,5萬元小額貼息貸款也及時到位,楊珍用這筆錢買來30多只羊羔,正式踏上養羊致富路。
持續幫扶不松勁
技術種羊送上門
沿著崎嶇的山路,記者來到楊珍的羊舍。木質的羊舍雖然構造簡易,但收拾得井井有條,半米高的架空層讓舍內透氣干爽。
說起養羊心得,楊珍十分興奮,她表示,羊也會感冒生病,還很容易互相傳染,必須得緊盯。為了照顧好羊群,她每天都會檢查羊的健康狀況,還和丈夫在羊舍旁“安家”,日夜輪班值守。
羊舍建在山上,交通條件受限,羊病了怎么辦?為了解決楊珍養羊的技術問題,各級農業畜牧部門技術人員定期上門進行技術指導和幫扶。除了技術人員上門指導,她還可以隨時電話請教專家。
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楊珍無法下山購買給羊接種的疫苗。得知此事,張則華駕駛私家車將在縣城買到的疫苗送到山上,保證羊群按時接種。
上月,市農業農村局畜牧專家帶隊走訪閩侯貧困戶。得知楊珍家的羊場因近親繁殖導致品種退化,可能會影響收益,專家組立即多方聯系種羊基地,選取優質種羊,并專程送羊上門,還安排專家進行技術指導。
短短兩年,楊珍從脫貧戶迅速成長為村里有名的養羊大戶。在她的帶動下,周邊村的脫貧戶紛紛加入養羊隊伍,養羊產業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
大湖鄉鄉長張其標說道,通過開展各種技術培訓,可以有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等項目。截至目前,大湖鄉養羊脫貧戶共有7戶,養殖總數達500多只,預計年產值超過100萬元。
組建產業聯盟
帶動貧困戶增收
今年以來,福州市克服疫情影響,聚焦脫貧攻堅,狠抓“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落實情況,按照“四個不摘”的要求,努力做到脫貧不脫鉤、攻堅不松勁。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福州市大力推廣“產業聯盟+貧困戶”幫扶模式,在全市組建休閑農業、傳統工藝等9個產業聯盟,涉及企業207家,帶動665戶貧困戶穩定增收。
發展產業離不開資金支持。福州市大力推動涉農金融機構對貧困戶信貸支持力度,2019年累計為2868戶貧困戶發放免抵押免擔保扶貧小額信貸1.6億元;為502戶貧困戶購買產業扶貧保險,投保金額1219.22萬元。
截至目前,全市無返貧和新增貧困人口。2019年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到18274.21元,200個貧困村平均村級收入達到31.72萬元。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