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鋼集團羅源閩光公司煉鋼廠維修作業區副作業長劉全明收到一張特殊的明信片,明信片的背面是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實景施工圖,再現了那場4萬名建設者與時間賽跑的攻堅戰;明信片的正面寫著一段致謝詞,落款是中建三局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指揮部。
“劉哥,你去援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啦?!”一旁的工友投去詫異和敬仰的眼神。
“庚子初春,新冠肆虐。危難關頭,您挺身而出、無畏逆行。我們攜手同心、分秒必爭,九天建成火神山,十天竣工雷神山,創造中國速度,為生命救援贏得寶貴時間!感謝!火雷兄弟!致敬!平凡英雄!”明信片上的這段話,讓劉全明的思緒回到了三個月前在武漢老家的那段日子。
承建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中建三局為了加快建設,必須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在線緊急尋找湖北省內持有起重指揮司索證件的人才,廣發“英雄帖”。在全國特種設備公示信息查詢平臺里,三鋼集團羅源閩光鋼鐵公司劉全明的名字進入了搜尋人員的視線。
正在武漢老家休假的劉全明接到“集結令”,二話不說,毅然同意加入建設大軍。經嚴格核酸檢測,1月31日,劉全明被專車接往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現場。“不瞞你們說,去的路上,心里怕啊,我們武漢人都知道,平時走這條繁華大道,到現場最少要兩個小時,而那天只用一個小時就到了,路上冷清得不得了!”劉全明感慨著。
一到工地,劉全明和同他一樣集結而來的 “逆行者”分工協作,立刻投入工作,他主要負責鋼結構基礎和箱式病房的吊裝指揮工作。二月的武漢,寒風料峭。為了與時間賽跑,他們頂風冒雨、不畏嚴寒,日夜奮戰,一日三餐都在工地,為生命而爭分奪秒。白天,吊裝聲此起彼伏、人聲鼎沸;夜里,燈火通明、焊花四濺。整個工地就像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回憶起這一幕,這位樸實的湖北漢子說:“那些天,工地上每個人都恨不得有三頭六臂!大家都知道,只要早一天干完,就可以救治更多人!”
2月2日,火神山醫院拔地而起;2月6日,雷神山醫院順利建成,他們創造了“中國奇跡”,再一次向世界詮釋了“中國速度”!
“這樣的場景,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我們的國家力量,我們的民族精神,只有我們這樣的國家才能真正做得到集中力量辦大事。親歷了這件事,讓我實實在在體會到不忘初心的意義!”劉全明滿懷深情地對工友們說。
“事情已經過去兩三個月了,沒想到他們還會寄給我這張明信片,很驚喜、很感動”,劉全明說,“我不是什么英雄,我只是盡了自己的綿薄之力,像我一樣有這技術的在羅源閩光還有很多,當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義無反顧往前沖!”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