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下祝鄉汶洋村,一座座食用菌大棚零散分布在村里各個角落。大棚內,干凈整潔的菌床分層排列,一排排白木耳長勢喜人,菇香撲鼻。據負責人介紹,500個50平方標準大棚里的白木耳通過精心的管理,已陸續采摘上市,深受市場歡迎。
據了解,近年來,汶洋村充分發揮與食用菌大縣古田縣毗鄰的區位優勢,立足實際,把培育和發展食用菌作為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有效舉措,并在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村兩委班子成員與菇農結對幫扶,采用“公司+農戶”模式,通過福州合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帶動村民參與產業經營,進行白銀耳,金針菇和香菇的種植,帶動村里集體收入。
據福州合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助力鄉村振興,吸引周邊群眾積極參與,平時在公司打工的村民將近30人,家門口的就業有效提升了村民收入,實現公司和農戶雙贏的目標。
據介紹,與季節性很強、看天吃飯的傳統種菇模式相比,現有可以保持溫度和濕度,同時采用物理防蟲技術的大棚種植突破了季節性限制,為規模化生產優質食用菌創造了條件,這個環境下長成的白木耳品質和口感更佳。
汶洋村黨支部書記楊相生表示,汶洋村50平方的大棚約有500個,一年可以種4茬白木耳,菌包達1000多萬個,產值能達到4000多萬元。(微信公眾號“新閩清”)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