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窗口辦理結算,排隊就要等上好一會兒。現在床邊結算,我們只要躺在病床上,不到5分鐘就能完成出院費用結算。”近日,患者詹女士在閩東醫院辦理完出院費用結算后,不禁為這項便捷貼心的服務點贊,“省時省力,太方便了”。
護理人員在指導患者進行腕帶付
“腕帶付”二維碼
2019年,借力“互聯網+”,閩東醫院正式上線“多點結算平臺”和“統一支付平臺”,突破傳統繳費模式局限,在全市首推床邊結算、診間結算、腕帶付等支付結算方式,將患者診前、診中、診后各就醫環節有機結合起來,實現患者少跑腿,就診更便利。該院智慧就醫改善醫療服務體驗的系列舉措是寧德市持續推進醫療健康信息化發展的有效探索。
出實招,用實功,方能得實效。近年來,寧德市積極建設“四大平臺”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實現全市衛生相關數據整合與共享,累計存儲電子健康檔案422萬份,檢查檢驗記錄814萬條,診療記錄2784萬條。居民健康信息實現高度關聯、互聯互通,有助于醫生通過規范操作掌握患者既往病史,提高診治水平,減少醫療差錯。遠程醫療服務平臺通過以“互聯網+”為技術手段,推動遠程門診、遠程會診、遠程教育、遠程查房、遠程病理、遠程影像、遠程心電、檢驗協同、雙向轉診覆蓋全市所有醫療聯合體及市縣鄉醫療機構。通過推廣“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模式,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上級醫院服務,進一步推動了“小病在基層、大病去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分級診療秩序構建。“健康寧德”公眾平臺以服務群眾看病就醫和健康管理為核心,通過互聯網實現個人健康檔案調閱、檢驗檢查結果查詢、智能導診、健康宣教、就醫指南以及全市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分時段預約功能全覆蓋。各級醫療機構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廣泛提供便民惠民服務,改善醫療服務體驗。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累計14家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實現了移動支付,12家實現候診提醒。智慧醫療云平臺接入全市近2000家醫療衛生機構,實現市-縣-鄉-村互聯互通,平臺總出口帶寬達到1萬兆,數據傳輸能力全省領先。在全省率先實現一體化村衛生所和貧困村衛生所智慧醫療云桌面全覆蓋,電腦終端實現智能化集中運維管理,為村衛生所實現“一站式”刷卡就醫提供全面保障。
“由于藥物需要長期服用,這樣的降價幅度確實減輕了慢性病患者的經濟負擔。”2019年 6月3日,寧德市正式啟動落實跟進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工作(簡稱“4+7”),全市156家公立醫療機構同步開展。當天上午,寧德市醫院開出第一張“4+7”中選藥品處方,處方中的部分藥品降價幅度接近50%,市民彭來成為第一個受益者。
彭來患高血壓已有20多年,在落實跟進“4+7”藥品集采前,她長期服用名為氯沙坦鉀片的藥品,一盒28.65元,僅這一種藥品,每年需要花費700多元。而現今的氯沙坦鉀片一盒14.7元,一年開銷350元左右,降價幅度近50%。
始于患者需求,終于患者滿意。近年來,寧德市立足實際,積極創新思路方法,采取多項措施,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改進基層醫療服務質量。大力開展第二輪改善醫療服務行動,深化“市對縣、縣對鄉”對口幫扶。通過人才培養、學科建設、遠程醫療等形式,推動縣級以下醫療機構管理水平與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全年共選派幫扶人員277人次,幫助基層診療患者16萬多人次。
加大藥品集采改革力度。在全市156家公立醫療機構,全面啟動“4+7”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工作,藥品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1859條品種條目參與競爭性談判,直接減少就醫群眾藥費2000多萬元。53種國家談判藥品納入寧德市醫療機構藥品采購范圍,為就醫群眾節省藥費2964萬元。
強化縣級醫院服務能力。以打造縣域醫療服務技術平臺為重點,促進全市縣級綜合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全市共建成縣域臨床檢驗中心等“五大中心”43個。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為契機,不斷深化“平安醫院”創建,創造更加和諧就醫環境,2019年全市發生醫療糾紛147起,同比下降8.1%。
深化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著力規范醫療服務秩序,營造健康良好的醫療環境。2019年查處無證行醫等違法行為160起,查處違法醫療機構77家, 罰款195.11萬元,沒收違法所得32.25萬元。吊銷執業許可證2起,移送司法機關1起。(寧德市衛健委 )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