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融融,學習正當時。
結束“最長假期”,高三初三畢業班學子能否迅速切換到“校園模式”?復課后,如果學生還沒適應線下教學節奏怎么辦?學校如何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特殊時期,學生們上課、就餐、住宿安全如何保障?今天,我們一起看看各地中學的“答卷”。
一校一策創新校園管理方式
“請同學們佩戴口罩,前后保持間隔1米以上,依次進入體溫檢測專用通道。”
“就餐的時候要一人一桌,不聊天、不說話。”
“宿舍是重點防控區,要做好全面消殺。”
……
復課以來,這些防控流程已經成為我省各地中學的“新常態”,切切實實的防疫措施全方位守護著師生們的身心健康——
寧德一中校園實行封閉式管理,嚴格落實晨午(晚)檢制。學校在校門、教室、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設置體溫檢測點,師生員工在每日(次)入校前,均接受體溫檢測,寄宿生增加一次晚檢;中午閉校期間統一進行校園消毒,寄宿生下午上學后統一進行宿舍消毒,衛生間在下午閉校后進行二次消毒,消毒記錄上墻接受督查……
廈門二中采用高科技“紅外頭盔”對全校師生不定時不定點隨機測溫
廈門二中實行精細化管理,宿舍保持每間4人以下,學生床位以“V”字形安排,確保不交叉,分時段洗漱。晚自習分班,小班化隔桌自習。每天對所有師生進行晨、午、晚檢測體溫,對住宿生增加睡前二次晚檢,學校還采用了高科技“紅外頭盔”對全校師生不定時不定點隨機測溫,做到早發現,早處置,早隔離。
在泉州培元中學,該校獨創AB角班主任制度,從初一、初二的段長、班主任中選派部分老師到初三擔任B角班主任,協助A角班主任完成午餐、午休、晚餐時段的工作量。
7:10—7:40檢測進校,8:05—9:45戴口罩上課,12:00錯峰領餐,13:00—14:00課余輔導,16:30體育運動,17:30組織學生晚餐、晚檢,21:30—23:00走讀點名,給家長們發送當日學生情況反饋……“這是AB角班主任的一天,這場中考碰上‘疫考’的硬仗,老師陪著孩子們一起迎難而上。”培元中學校長蔡向陽說。
廈大附中組織后勤人員進行核酸檢測
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組織全體后勤人員到廈門指定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為減少后勤工作人員的流動性,學校食堂員工從3月31日起就統一入住學校宿舍,至今沒離開學校,沒出過校門。
廈大附中食堂員工統一入住學校宿舍
“他們當中很多是年輕母親,克服了很多困難,很讓我感動。”學校校長姚躍林這樣說道。
龍巖八中在“班小二”小程序里創建學生到家打卡功能,學生一回到家后就要及時反饋到家情況,防止學生在校外逗留,實現家校“點對點”共管,確保學生安全。
廈門市思明區52所小學教師到初中校當督導員
在守護學生的隊伍中,還有小學校長、老師的身影。初三復課以來,廈門市思明區52所小學分管校園安全的校領導、德育主任、校醫全部化身為“學生+督導員”,到對應的初中校開展復學疫情防控督導式學習工作。在為期一周的定點駐校督導中,他們每天上午7:20進校,逐一對學校的晨午檢、餐飲安全、學生在校安全、應急保障、防控制度等進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督導,不僅彌補了初中校人手不足的問題,也為接下來的小學學段復課積累經驗。
個性服務重塑教育教學氛圍
“雖然隔了‘最漫長的寒假’,但是回到校園后發現一切還是那么熟悉。”經過三周的校園生活,寧德市高級中學高三學生陳驍槿的心情已經從最初的激動慢慢平靜了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點點緊張。“高考迫在眉睫,老師和我們都重新制定了相應的復習計劃,爭取能充分利用時間。”
長樂一中將初三年級原來的8個教學班分成16個教學小班。為解決教師人手不足問題,學校組織初二初三年級12名老師承擔督修輔導任務,助力小班化教學。復學以來,老師們自覺利用課間、晚督修等點滴時間在辦公室、輔導室為學生做個性化輔導,確保無一人掉隊。
此外,學校還重建班級文化、活躍班級氣氛、融洽師生關系,幫助學生擺脫熒屏依賴,盡快恢復學習狀態。各班級通過開展主題班會、出主題班刊等活動,激發學生在輕松愉悅中交流互動,增強學習信心,重建學習規則,以最佳的精神狀態,進入線下學習。
廈門二中開展“魅力發現獎”活動
為幫助學生盡快恢復返校課堂上課的狀態,廈門二中精心設計,開展“閃亮自己”的活動。為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德育處與家委會“密謀”了一次“魅力發現獎”活動,“完美洗碗工作者、禮貌達人、健身達人、自律達人、學習探索獎、堅持早起獎、學習專注獎、廚藝大師”......同學們領到一份份意外的驚喜獎狀,臉上洋溢出自信的笑容。
交流研討助力復學平穩推進
返校復學以來,我省各中學因校施策、因生制宜,幫助教師返校后盡快調整教學狀態,實現從線上教學到線下教學的無縫鏈接,從而提高初三高三學生的學習效率。
廈門二中要求初三老師在教學做到四有——心中有學生、備課有精準、上課有趣味、進度有調整。具體為:各科任老師利用晚自習時間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集中補漏、個體輔導;精準定位重點難點,掌握動態學情,分層施教、分層作業;復習不“炒冷飯”,做到有效教學;科學安排教學進度,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查漏補缺,盡量兼顧每個孩子的學習進度和質量。
永安一中組織高三備課組精干力量,開展協作教研。通過對《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近三年全國卷高考試題的解讀,科學把握復習備考的方向。加強學科核心素養的研究,剖析高考真題、科學確定專題、使用合適試題、編制有效習題等各項教學教研活動中都要以高中學科核心素養為主線,切實提高第二輪復習的質量。
為更加精準把握高考改革的動向和研究高考熱點,福州格致中學高三各學科組建了由集備組長和另一位對高考研究有心得的老師組成的“1+1”高考攻關小組,加強對全國卷命題和高考熱點研究,開發優質的備考資料,提升了備考的精準性。
為了幫助教師調整教學的計劃和狀態,初三復課前,松溪縣教育局組織全縣初三教師開展交流研討活動。通過研討,形成共識——老師們要多關注學困生,建立學生成績庫和教師業績庫,積極撰寫教學反思,切實提高復習備考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龍巖新羅區教師進修學校開展分學科研訓活動
在高三開學后的第二周,根據線上教學和一周的線下教學摸底情況,龍巖市新羅區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組織區屬各高中校開展了高三網絡課程效果監測摸底,區教師進修學校學科教研員分學科開展研訓活動,指導各學科備課組根據監測結果制定線上線下教學銜接方案和后一階段教學復習計劃。
三明教育學院中等普通教育研究室開展高三畢業班備考教學視導
4月22—24日,三明教育學院中等普通教育研究室10名教研員深入三明一中、三明二中與三明九中,開展市區高三畢業班備考教學視導。各學科教研員結合省市質檢情況為一線教學把脈診斷,助力學校備戰高考。
校內校外關懷幫扶無處不在
寧德三中教師開展家訪工作
“一路上,我們多有打擾,家長樸實且真摯,令人感動不已!感覺身上的責任又重了一層。”4月21日夜,寧德三中校領導及初三老師開啟了家訪工作。特殊時期的家訪,讓學生、家長多了幾分感動和溫暖,而老師們堅信這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中考延遲一個月,對我們農村校是個好消息。趁這段時間,所有學生都要抓緊時間迎頭趕上。”平潭南海學校校長林敏介紹,這一周時間,他帶領初三各科老師對兩類學生進行了家訪,一類是開門考成績異常的,一類是留守兒童家庭。“其中,有三名學生家在另一個小島,但秉持一個也不能少的原則,我們還是加班加點上門,抓緊排查學情。”
針對部分學生仍有手機依賴的現象,老師們建議家長加強監督。部分留守兒童家庭學習環境較差,老師征得家長同意后,讓他們在校晚自習,并單獨為他們查缺補漏。
廈門一中老師為學生錄制復習微課
開學后,個別學生因身體不適需繼續在家中觀察休息,為了讓這些孩子不缺課,廈門一中初三年段牽頭各備課組,對線上、線下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點對點”推送微課的形式,對這些孩子進行補課及輔導。
除了給學生補課、打氣,提升他們的自信心,有的學校還給學生補充營養,既暖心又暖胃。
晉江養正中學為學生準備愛心夜宵
晉江養正中學校董會和學校合力向全體高三師生員工推出愛心夜宵——花生湯。
“花生湯發源于泉州,象征著閩南傳統文化里家的溫暖與呵護,學校借一碗花生湯,向高三學子們傳遞健康生活的理念,同時也傳遞一份期待,期待養中高三學子扎實根基、厚積薄發,七月高考結出勝利果實。”養正中學校長沈慈勇動情地說。
“我們都能感受到大家對我們高三學生沖刺高考的傾力支持,我們會更加努力,勤奮以航!”學生們吃著滋補潤肺的花生湯,笑在臉上,暖在心里。
授課的你,值班的你,家訪的你……
心懷責任與擔當的你,
在疫情防控期間
為復課的初三年學子
撐起了一片最美的人間四月天
在此,讓我們道一聲:
老師,你們辛苦了!
(綜合:廳基礎教育處、福建日報、各地各校)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