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在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的指導和省海洋與漁業局的領導下,圍繞中心工作,認真踐行“我推廣、你致富”的理念,將“技術推廣在一線,服務漁民講奉獻”的服務承諾貫穿于工作始終,在技術示范、模式引領上取得新進展,在人才培育、公共服務上取得新突破,在職能拓展、融合發展上取得新躍升,為漁業轉型升級、漁民增收致富發揮了積極促進作用,為海洋強省建設做出了一定貢獻。
取得1項佳績
——我省代表隊榮獲2019年中國技能大賽—農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團體第一名,個人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九名的佳績。
落實2項責任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組建理論技術宣講輕騎兵,與漁民面對面宣講新精神新思想新理念100余場次;建設“智慧黨建云”平臺,實現黨務服務智能化;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開展“講讀唱議看建賽做”8個主題活動,實現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落實漁業科技扶貧幫扶責任。發揮體系人才優勢,組建漁業科技扶貧服務隊,選派12名科技特派員深入貧困縣貧困村開展技術幫扶,指導服務漁民3000多人次。
立足3項創新
——創新高素質人才培養。成功舉辦首屆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職業技能競賽,開展理論課堂、科技講堂和塘邊學堂“三堂課”,努力打造一支“一懂兩愛”水產技術推廣人才隊伍。
——創新防災減災應急處置。組建防災減災應急指導小組、赤潮防范服務隊等,主動出擊,第一時間發送預警及防控指導措施,組織技術人員前往受災區開展現場應急防控和災后恢復生產技術指導50余場次。
——創新“互聯網+水技推廣”。創辦福建水技智網、“福建水技云”微信公眾號、福建省水產信息技術平臺,全年發送病害預警和極端氣象災害的相關指導信息1000余條,受眾30萬人,推送水產養殖科普文章共257篇,總閱讀量54000次。
做好4項服務
——加強水產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服務鄉村振興。建成98個漁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遴選1214個漁業科技示范主體,輻射帶動養殖戶12560余戶;深入基層、漁村、養殖場舉辦各類培訓班30多期,培訓漁民1500余人次。
——加強健康生態養殖模式示范推廣,服務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示范推廣稻漁綜合種養、池塘循環流水等生態健康養殖技術13項、大黃魚、綠盤鮑等主導品種20余個。
——加強資源養護支撐能力,服務漁業生態文明建設。參與“6·6八閩放魚日”全省聯動大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承擔福州主會場、各地市分會場放流技術指導20余場次,放流大黃魚、黑鯛、石斑魚等水生生物物種合計46.46億尾(粒)。
——加強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和安全用藥指導,服務漁業高質量發展。建成1000多平方米的省級水生動物疫病監控中心,順利通過農業農村部水生動物防疫系統實驗室檢測能力驗證,開展全省水產養殖病害測報,完成疫病監測樣品651批次;組織全省720余名水產技術推廣人員、280余名技術專家開展水產養殖規范用藥科普下鄉活動,編印《農業農村部禁用獸藥及其它化合物清單》、《大黃魚病害圖譜》等掛圖8000張、水產養殖用藥明白紙5萬份,普及全省1022個鄉鎮、惠及漁民13.3萬余人。(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