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泉州臺商投資區堅持資源全域統籌、城鄉一體推進,從“固本、壯骨、激活、賦能、活血”5個方面同步施策,不斷強化鄉村振興的組織保證和動力引擎,以組織振興引領鄉村振興。
“固本” 推動組織全面過硬
泉州臺商投資區實施“達標創星”行動,采取“抓兩頭帶中間”方式,加強村級黨組織基本建設,推動實現3個100%。對全區78個行政村全面調研摸排,確定6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分類建立問題臺賬,通過區鎮領導掛鉤、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幫扶,“一村一策”抓整頓,推動2018年確定的“后進村”100%整頓轉化。同時,當地財政撥付301萬元“以獎代補”支持村級組織場所規范化建設,全面開展村黨組織活動場所規范化建設檢查驗收,對存在問題限期整改,推動從“有”向“優”提升。截至10月底,陣地規范化建設完成率達100%。此外,細化村級黨組織星級管理辦法,重點培育23個農村先進黨組織,實施“1+X”幫帶,以先進帶后進,補齊組織振興短板,通過季度滾動考評,23個先進村實現100%達標。
“壯骨” 鍛造頭雁帶富能力
為了培養村級帶頭人隊伍,泉州臺商投資區先后組織160名村主干赴浙江、四川等先進地區學習,開設6期“村官講壇”,定期邀請優秀村主干開展經驗分享、現場教學等活動,選派20名村干部異地雙向掛職,并從結對共建的村中遴選典型點作為“跨村聯帶”培育點,推動組織共建、資源共享、項目共引、基層共治。同時,實施“青苗計劃”,將村干部后備力量培養向前延伸,從各村回鄉青年、返鄉大學生中篩選確定1—2名青年優秀人才,實行集中培養、動態管理,目前已儲備村級優秀后備人才63名。
“激活” 提升村級治理能力
在健全和落實村級組織管理、議事決策、民主公開機制方面,泉州臺商投資區嚴格落實“五規范兩監督”,堅持村級黨務、自治事務、財務和服務“四務公開”,全區78個行政村黨務村務公開規范化100%達標。同時,適應城鎮化進程中基層治理新變化,在全區推廣“比鄰共建、比鄰共治、比鄰共享”工作模式,整合區域資源力量,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此外,推行村干部實績檔案及積分制考評管理,將村干部履職積分、實績評定與年度績效工資掛鉤,依據村干部干事實績兌現“彈性績效工資”,村主干每人每月最高可領取報酬5500元,實現 “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不一樣”,有力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熱情和干勁。
“賦能” 激發堡壘先鋒作用
為了推動村級組織在推進重點項目、化解矛盾糾紛、推動鄉村振興等工作中唱主角、當主力,泉州臺商投資區推行“村級負責制”,對村級能夠完成的任務,既把責任壓下去,同時按照權責對等的原則給予更多主動權。同時,推行黨員“修分爭星”工作,將綜治平安建設、矛盾糾紛調解、移風易俗、脫貧攻堅、志愿服務等納入黨員“修分爭星”內容,引導黨員在履責踐諾中修學分、爭星級。截至10月底,全區78個行政村均建成“愛心小屋”(或“愛心角”),共2363名黨員結對幫扶1826名困難群眾,幫助解決就業、就學、就醫等實際困難520多項,在“讓群眾得實惠”中有力彰顯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活血” 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方面,泉州臺商投資區深化村集體經濟“消薄倍增”專項行動,深化“百企幫百村、百會幫百村、百僑幫百村”活動,推動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下沉基層。同時,開展農村集體“三資”摸排行動,逐村摸清情況,對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等方面進行全面清理,梳理可使用資金8700多萬元。設立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專項扶持資金,采取“跨村聯帶”“抱團發展”等辦法,統籌策劃村集體發展項目173個,為9個較薄弱村置業店面創收,打造“農旅一體化”項目14個、農貿市場項目3個。截至10月底,泉州臺商投資區“空殼村”“薄弱村”100%消除,經濟相對薄弱村100%策劃生成發展項目,村集體經濟薄弱狀況實現明顯改觀。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