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縣政府辦公室日前下發通知,進一步完善礦業監管制度,落實礦山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保護和改善礦山自然生態環境。
——強化源頭控制。采礦權新立項目必須符合全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要求,不在各類保護區范圍內,符合生態保護紅線規定,且具有環保審批手續;對采礦權新立項目,由縣自然資源局根據省、市采礦權新立的規定要求,聯合生態環境等部門以及礦山所在地鄉(鎮)政府進行實地探勘,對涉及的環境保護、林地占用、安全生產、水土保持以及與各類保護區位置關系等情況進行論證,對采礦權能否新立進行研究并提出明確意見,按照審批權限進行審批或依照程序上報審批機關審批。在采礦權延續前,對申請辦理采礦證延續的礦山,由縣自然資源局聯合生態環境等部門以及礦山所在地鄉(鎮)進行實地踏勘,對擬延續采礦權項目涉及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環境影響評價、林地占用、水土保持、安全生產、“三延伸、三集中”、礦產品和礦渣合理堆放、依法納稅情況等進行審查;縣自然資源局根據各部門出具的意見,對礦權是否延續進行研究并提出明確意見,報縣政府研究后,按照審批權限進行審批或依照程序上報審批機關審批。
——嚴格系統設置。轉變“多業主投資”“大礦小開”等不利管理局面,優化礦山開采布局,合理設置開采分區,對現有生產系統過多的礦山要加大整合力度,一律只減不增;新建礦山的生產系統必須根據礦區地形地質條件、礦體賦存情況以及礦區周邊情況合理設置;在省、市開展審批新建、新增生產系統的征求意見中,由縣應急管理局會同縣自然資源局、工信局、水利局、大田生態環境局和屬地鄉(鎮),從嚴把關,提出合理意見,確保符合礦產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等要求。
——嚴肅工作紀律。各有關部門要從嚴加強礦山審批、建設和生產過程中的監督管理和執法檢查,對存在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以及安全隱患的,在第一時間內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督促企業落實礦山恢復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對整改中不落實生態保護、水土保持、安全生產責任的,一律從嚴處罰。各鄉(鎮)要加強對轄區內的礦山跟蹤巡查,一經發現存在生態環保、水土保持和安全隱患等問題,要立即督促整改并上報行業主管部門。對發現監管執法中存在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瀆職失職等行為的,一律嚴肅查處問責;對涉嫌犯罪的,將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海峽資源報 齊培松】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