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省財政廳召開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現場推進會,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要求和閩江流域河湖長制工作現場會精神,總結經驗,查找差距,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確保2020年完成試點工作各項任務。
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是全國第二批試點項目,項目實施期為2018-2020年。涉及三明、南平、福州、龍巖、寧德五個設區市共29個縣(市、區),按照“全流域整體規劃、系統保護、上下聯動、要素協同、突出重點、分步實施、關鍵突破、持續共享”要求,重點支持實施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流失治理及農地生態功能提升、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和地質災害防治、機制創新與能力建設“五大重點工程”,總投資120.91億元。截至10月底,資金到位90.11億元,占總投資的72%;完成投資83.79億元,占總投資的70%,提前一個月完成年度投資任務,并培育打造了一批精品示范工程。目前國家下達的三類17項績效目標中,有8項提前達到考核要求,閩江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資源環境承載力顯著提高。
針對部分地區對試點工作意義認識不夠深刻,還存在項目管理進度偏慢、部分指標完成不理想等的情況,為把這一試點打造成為我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亮點工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福建樣板”,省財政廳提出:
——要強化協同攻堅。政府領導要“親自抓部署落實、親自抓協調督促”,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牽頭統籌協調,相關行業部門要加強技術指導和項目推進,確保按時高質完成預期建設目標。
——要加快項目推進。落實“掛圖作戰”、“倒排工期”等措施加大項目推進力度,對規劃設計未定稿、前期手續未完成、未開工及進度緩慢的項目給予重點協調推進,加快控規項目篩選并在年底前完成控規批復。
——要抓實示范提升。引導各地選擇生態問題相對集中、要素相對齊全、視野相對開闊、效果相對明顯的點位重點打造一批精品示范工程,因地制宜選擇有效的生態保護修復方法和路徑,加快項目建設和提升。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