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旅小分隊赴詔安縣金星鄉開展活動
紅旅小分隊到武平縣象洞鎮百香果園開展農業調查
深入武平縣萬安鎮”中國林改第一村“捷文村開展社會調查
7月16日以來,廈門理工學院利用暑期組織“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小分隊走進漳州詔安縣、龍巖武平縣象洞鎮和萬安鎮、寧德古田縣和屏南縣等農村地區、革命老區,通過深入走訪,了解當地農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解決建議,并與當地簽訂項目解決方案協議。
在漳州詔安縣金星鄉,經濟與管理學院小分隊的“樂吧”創業團隊深入芭樂種植地,親身體驗種植,與當地有關負責人對接交流,就芭樂的長勢以及銷售農產品方面的痛點,討論了新一季芭樂即將上市后的宣傳和銷售策略,力爭為村民增收;在龍巖武平縣象洞鎮革命老區,紅旅小分隊師生就電商人才市場、倉儲物流、銷售模式等進行了系統的培訓,提出了《一村一優品》、《滯銷農產品的銷售策劃》等4個相關的項目解決方案,并與當地各村委會簽訂7個意向落地協議;在龍巖武平縣萬安鎮,學校創新創業園與該鎮“全國林改第一村”捷文村簽訂意向合作協議,雙方未來將在研學路線開發、旅游線上平臺搭建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打造不一樣的紅色鄉村;在古田縣大橋鎮中村村,紅旅小分隊與當地種植戶簽訂了5個結對子幫扶合作協議,將利用高校電商專業、設計專業人才資源優勢,幫助大橋鎮打造臨水文化特色旅游路線及以食用菌為主的旅游伴手禮開發;在寧德屏南縣雙溪鎮,紅旅小分隊探訪革命前輩,參觀新四軍六團北上抗日紀念碑,深受震撼,表示將結合自身創業項目,開發設計周邊產品,用實際行動傳承屏南紅旗不倒精神,扶持革命老區經濟發展,傳承紅色基因。
“這是一場行走在鄉土大地上的生動的思政大課堂,是雙創教育與思政教育相融合,雙創實踐與扶貧助困相融合的紅色行動。”廈門理工學院校長助理陳麗安表示,希望通過一系列的“青春紅色筑夢之旅”活動,鼓勵新時代大學生創客用創新創業成果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助力精準扶貧,同時也讓他們重溫紅色精神,汲取革命力量,提升社會責任感,讓紅色筑夢之旅真正落地扎根。
據了解,今年暑假廈門理工學院共有458名師生組成的18支“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小分隊奔赴全省各地,充分利用該校在創新創業教育等方面的特色和優勢,輸出高校科研成果、搭建電商服務平臺、提供文創旅游規劃,通過互聯網等形式宣傳推廣當地農業資源,打造“綠色農業”“一村一優品”的品牌效應,拓寬物美價廉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此前,由廈門理工學院牽頭建設的全國首個高校紅色孵化器“廈龍筑夢紅色孵化器”于7月7日在廈龍山海協作經濟區揭牌,該孵化器主要對接龍巖市當地特別是相關貧困縣的產業需求,引進孵化廈門理工學院師生的共創項目,使其成為大學生創業團隊連接紅色基地的扶志和扶智紐帶。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