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突出問題 補齊宜居短板 ——廣西安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綜述

2018-08-21 09:16:26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當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大會戰”在各地激戰正酣,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是此次會戰的重要主攻方向。近日,記者跟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督導調研組深入農村一線,了解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進展情況。

  集中整治,持續用力,村里垃圾少了環境美了

  走進廣西,無論在國家級貧困縣馬山縣,還是隨機抽取的來賓市,村屯環境干凈整潔,垃圾分類裝置規矩擺放。在來賓市鳳凰鎮龍巖村長福屯,屯長黃煥先告訴督導調研組,屯里常年有兩名保潔員,村民現在每人每月能自覺交10元垃圾處理費,垃圾分類處理后運到來賓市焚燒發電。

  廣西從2006年開始部署“城鄉清潔工程”,多年來逐步實施清潔鄉村、生態鄉村建設,全區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像廣西一樣,安徽近年來將農村生活垃圾作為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強化舉措、狠抓治理,整治垃圾山、垃圾圍村、垃圾圍壩、工業污染“上山下鄉”等問題。

  2017年6-9月,一場聲勢浩大的陳年垃圾集中清理行動在安徽農村開展。以陳年積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廢棄秸稈雜物等為重點,累計清理垃圾215.6萬噸,消滅了農村地區長期積存的“垃圾堆、垃圾溝、垃圾坡”等突出問題。

  持續治理、久久為功,我國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在很多地方,農民紛紛對督導調研組反映,村里垃圾少了環境美了,回鄉務工及養老返鄉的人越來越多。

  健全長效機制,實現村莊環境干凈整潔有序

  近年來,廣西、安徽等地在深入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過程中,不斷加強收運處置體系建設,完善長效建設管護機制,探索出許多因地制宜的好辦法,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好經驗。

  在安徽,垃圾處理長效機制正在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采取市場化運作和PPP模式,目前,39個縣(市、區)已采取PPP模式。

  其中,黃山市全域采取PPP模式,有效吸引社會資本投入,設施設備更新投資共約3.09億元,項目覆蓋三區四縣城市建成區以外所有農村區域,占全市人口的79%。

  廣西擬將“美麗廣西”鄉村建設領導小組納入鄉村振興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廣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工作,下設綜合、宣傳、資金、項目規劃、督查指導、組織保障等6個工作組。各市、縣(區)也相應成立了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找準問題,對癥下藥,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推向深入。

  經過深入調查研究,督導調研組對扎實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同時也直接指出存在的問題,如有的地方主體責任壓得不夠實、農民主體作用發揮不充分、長效管護機制亟待建立、資金投入整合有待加強等。

  針對督導調研組反饋的問題,各地紛紛表示加強整改,進一步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推向深入,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為將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廣西還啟動了最嚴格的監督考核機制。

  廣西各級黨委政府將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納入下一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黨政正職政績考核指標、績效考評項目和政府工作目標任務,列入重點必督必查項目,持續開展“自查、互查、抽查”和專項督查、暗訪督查曝光活動。據不完全統計,4年多來共問責干部超200人次。2018年上半年,組織開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三改”、農村垃圾專項治理、宜居鄉村活動進展情況等工作暗訪督查活動9次,發現并曝光了一批較為突出的問題,切實推動了整改落實。(作者:高楊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