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昌平區銀黃農業基地的番茄進入了采收期,技術員老王看著一筐筐色澤鮮亮、果型飽滿的番茄樂得合不攏嘴,自豪地向來此體驗采摘的市民介紹:“我們這個番茄可不一般,有神秘的‘保鏢’在棚里守護,一滴殺蟲劑都沒有用,品質又好又安全,早早就被客戶高價預訂了。”
是什么神秘“保鏢”讓老王這么得意?面對眾人的疑惑,老王輕輕撥開身邊一株番茄的嫩葉。經過仔細觀察,市民發現葉柄處爬出了2只像螞蟻一樣的綠色小蟲子。“這可不是害蟲,這是我們專門請來的防粉虱的天敵煙盲蝽”。老王解釋說。
據北京市農業局植物保護站的植保專家介紹,煙盲蝽在國外是用于溫室粉虱防控的最主要天敵之一,而國內植保學者很長一段時間內只注意到了煙盲蝽作為煙草害蟲的有害一面。實際上,煙盲蝽在整個生命周期里,主要依靠捕食粉虱、蚜蟲和鱗翅目昆蟲的幼蟲來完成生長發育,對害蟲的控制作用十分明顯。因此,在溫室中正確應用煙盲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需要在番茄定植的初期釋放2~3次煙盲蝽,就可大大降低粉虱的發生量,還可減少化學殺蟲劑的使用。
在如何應用煙盲蝽防治粉虱上,植保站的專家經過多次試驗獨創了簡單高效的“L”型釋放法。即把煙盲蝽重點釋放在棚室內靠近出入口的第一行植株和靠近走道的每行的第一株上。
“用這個方法,一是節省天敵用量,一個棚只需1000頭煙盲蝽;二是節省人工,一個工人半小時就可釋放完,比噴灑化學農藥快多了。”老王算了筆經濟賬,他補充說:“更重要的是防治效果好,常規棚發生粉虱最嚴重時達到了每株200多頭,天敵棚在整個生長期內粉虱數量始終低于每株1頭,煙盲蝽對粉虱的防治效果接近100%。”
今年,北京市植保站在“蔬菜化學農藥減量技術集成試驗與示范項目”中,將煙盲蝽防治粉虱、小花蝽防治薊馬、瓢蟲防治蚜蟲、捕食螨防治紅蜘蛛等生物防治技術應用于全市10多個示范區,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和減藥效果,同時也得到了廣大使用者的認可。作者: 侯崢嶸 李金萍 來源:農民日報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