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城鄉高顏值生活有品質

2018-07-26 10:59:52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水石相激,騰起層層細霧,打濕空氣,裹挾絲絲清涼。這是一處別出心裁的景觀設計,幾十米寬的一道石墻前面安裝了一組噴泉,水柱射向空中又跌落到石墻上,水花四濺,意趣盎然。

  走進新密市超化鎮黃固寺村,目之所及干凈整潔、濃蔭匝地,亭臺水榭、湖泊游船、親水步道、體育公園、裝飾小品等城市元素在這里一應俱全。“可以說,這個村走得比較超前。”超化鎮副鎮長郭淼磊說。

  近年來,新密市加快城市現代化、縣域城鎮化、城鄉一體化進程,實施城鄉人居環境同步抓、一并改、共提升,并取得顯著成效。同時,通過開展爭創文明村、爭做文明戶、爭當文明人的“一比三爭”活動,倡導文明新風,提升居民素質。人居環境的提升,目前已成為該市吸引人才和投資的靚麗名片。

  生態廊道織“綠網”

  群眾出行便利是人居環境改善的應有之義。新密市的交通道路、生態廊道規劃遵循城鄉一體、環網相連、路林相隨、林隨路走的理念,以融入大鄭州、對接航空港為導向,著力建設域外暢通、域內便捷的“八縱八橫”綠色骨干路網體系。

  以高速公路為支撐、國道省道為骨架、縣鄉道路為連接,該市建成或在建密州大道、商登高速、鄭登快速、S317等公路486.8公里,新建擴容鄭少高速新密北站、商登高速超化寺站、古縣衙站等出入口8個,建成后全市高速出入站點達14個,中心城區周邊形成鄭少高速、鄭堯高速、商登高速和焦平高速四面合圍的高速圈,省道、快速通道達8條256公里,全市路網密度每平方公里達2.63公里,通達鄭州城區、航空港區和中原城市群的半小時一小時經濟圈,市域內15分鐘高速圈、15分鐘干線公路圈基本形成。

  該市堅持道路建設和綠化同步推進,共綠化交通廊道79條570.8公里,綠化面積4835萬平方米。同時,全市林業用地面積增至69.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4%,創成省級生態鄉鎮10個、省級生態村52個、鄭州市級生態村61個。新密也因此榮獲全國綠化模范先進縣、河南省級生態縣等榮譽稱號。

  城鄉環境共提升

  圍繞中心城區,新密建設以人為本、四化同步、生態文明、文化傳承、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城市,堅持“山在城中、城在園中、人在綠中”特色生態城市理念,按照“東進、西拓、南改、北擴、中優”十字方針和“一區四城三湖四山五園六清澗”規劃布局,強力實施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工程。

  通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一個管控運營中心,城市、鄉鎮、新型農村社區、行政村、居民點五級“1+5”城鄉污水處理體系已經形成。目前,該市建成生活、工業污水處理廠33家,日處理污水12萬噸。新建西區洧水河、袁莊2個城區污水處理廠,大隗、劉寨等6個鎮區污水處理廠,49個農村社區和61個規劃保留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市城鄉污水處理全覆蓋。農村改廚、改廁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全面鋪開,建設污水管網426公里,實施廁所、廚房“雙改”2萬余戶。

  “戶投放、村收集、鄉運輸、市處理”的垃圾處理“新密模式”也得到進一步深化提升,餐廚垃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以上,建筑垃圾消納處置能力達230萬噸。新密榮獲全國100家農村污水治理示范縣(市)、全國100家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市)。作者: 馮劉克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通訊員 朱海鑫 侯思雯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