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標準化建設的鄉村衛生站寬敞明亮、干凈整潔;藥品配備有200多種,一般常見病乃至高血壓、糖尿病等不出村就能診治;駐村醫生以醫學本科生為主,有的還是醫學碩士乃至博士,最重要的是,村民每次拿藥看病只要一元錢!這里就是廣東省花都區的小布村,現在已形成廣東基層醫改推廣的“花都模式”,這種模式改變了村民的就醫習慣,小病不再拖,慢性病也得到了良好控制管理,降低了大病的發生概率。
“花都模式”只是我國鄉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從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推進健康鄉村建設進行部署開始,健康行動就已在各個鄉村開展起來,著力解決鄉村醫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逐步加強鄉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為推動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健康鄉村建設要注重加強公共衛生建設。讓村民享有基本衛生公共服務,是保障農村居民健康的基礎。“按照年終人均分紅,紫南在廣東絕對不是最高的,但村民的幸福感肯定是最強的。”佛山市紫南村委書記潘柱升自豪的說,該村于2017年獲得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為村民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率超過80%,同時為村民創造良好的衛生防病環境,提升村民防病意識,該村又被評為了廣東省健康鄉村示范村。紫南村的公共衛生建設發展,讓這里的村民過上了健康舒適的生活,村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也油然而生。
為推動農村公共衛生建設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于5月發布的《全國農村環境衛生監測工作方案(2018年版)》中要求,要繼續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監測工作,各地要將農村環境衛生監測作為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內容。并給予資金支持,保證監測工作所需經費投入。實時監測農村環境衛生,確保農村居民能夠生活在干凈衛生的環境中,這樣才能促進農民身心健康。
健康鄉村要注重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鄉村醫生是最貼近億萬農村居民的健康“守護人”,是保障農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因此各地要鼓勵鄉村醫生再教育,并留住衛生人才,以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讓農民在家門口也能看上好醫生。宿遷市宿豫區通過公開招聘、定向培養、柔性引進等形式,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招引各類人才;宿州市泗縣鼓勵鄉村醫生積極參加繼續醫學教育,對取得學歷的給予適當補助,提高鄉村醫生服務水平……
《關于做好2018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將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部分新增經費重點向鄉村醫生傾斜,提高鄉村醫生待遇,以吸引并留住人才,讓村民不出門也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廣西容縣、廣東花都區等地鄉村醫生待遇已明顯提高,保障了鄉村醫生隊伍的相對穩定。
抓好衛生人才隊伍和環境公共衛生建設,助推鄉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是健康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只有持續強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力度,著力補齊基層醫療衛生短板,不斷推動資源下傾、服務下沉,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扎實推進健康鄉村建設,才能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保駕護航。(文/魏利潔)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