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5日至6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選送的梨園戲傳統經典大戲《呂蒙正》和莆仙戲、高甲戲、打城戲、竹馬戲四劇種組臺的福建省折子戲專場,代表福建亮相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牽頭主辦的2018戲曲百戲(昆山)盛典。戲曲百戲盛典以“戲曲的盛會 百姓的節日”為宗旨,以“匯中國百戲 展戲曲新顏”為主題,10月26日開幕至12月7日閉幕的43天里,全國120個劇種、156個劇目、133 家劇團參加展演,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華優秀傳承文化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求的重要舉措,也是全國地方戲曲劇種普查的一次成果展示。
福建大戲和折子戲展演前,首先舉行了捐贈和授牌儀式。福建參演院團負責人向昆山市捐贈本劇種代表性服飾、道具、樂器和劇本曲譜等,并介紹他們的獨特歷史和藝術價值,支持昆山市籌建“中國戲曲博物館”。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副司長呂育忠參加福建大戲和折子戲2場展演,并為福建7個參演院團頒發了參演紀念牌。
福建省參演院團向昆山市捐贈劇種代表性藏品
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副司長呂育忠為福建省參演院團頒發參演紀念牌并合影
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的梨園戲《呂蒙正》(殘本)在昆山保利大劇院參加大戲展演,為此次參加大戲展演的14臺劇目之一。福建省折子戲專場由莆仙戲劇院的莆仙戲《殺狗記·迎春牽狗》、仙游縣鯉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的莆仙戲《敬德畫像》、廈門市金蓮陞高甲劇團的高甲戲《審陳三·探牢》、晉江市高甲柯派表演藝術中心的高甲戲《騎驢探親》、泉州打城戲傳承中心的打城戲《目連救母·代母繞枷》和漳浦縣竹馬戲(薌劇)傳承保護中心的竹馬戲《唐二別妻》等6個經典折子戲組成,分別在昆山當代昆劇院和陸家鎮文化中心影劇院各演出一場。現場觀摩的領導和全國戲曲界專家學者,觀看現場和線上直播的各地觀眾,對福建參演院團保持本劇種特色的精湛表演,或報以熱烈掌聲或網上點贊,給予“真是好、實力強、有擔當、重在表演、動人心魄、意味無窮、戲曲傳承標桿”的高度評價。此外,王仁杰、王評章、王曉珊等多位福建戲曲專家受邀參加戲曲百戲盛典的觀摩和專家研討會等活動,各參演劇種傳承人參加了劇種口述史錄制。
梨園戲《呂蒙正》(殘本)參加大戲展演
莆仙、高甲、打城、竹馬戲四劇種六院團參加福建省折子戲專場展演
戲曲百戲(昆山)盛典計劃從2018年起連續舉辦3屆,在3年內將全國348個戲曲劇種的經典劇目(折子戲)集中到江蘇昆山進行展演,全面展現全國各戲曲劇種的獨特魅力。福建作為戲劇大省,現有23個活態地方戲曲劇種,其中本土劇種除此次參加展演的梨園戲、莆仙戲、高甲戲、打城戲、竹馬戲的5個劇種外,還有閩劇、薌劇(歌仔戲)、梅林戲、北路戲、閩西漢劇、潮劇、四平戲、平講戲、南詞戲、三角戲、山歌戲、大腔戲、小腔戲等13個劇種。這些劇種將以參加百戲盛典為契機,打磨提升代表性經典作品,充分展示福建各劇種的藝術精粹,進一步做好福建戲曲劇種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
(廳藝術處)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