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村干部的來源渠道更多元

“我要把最新的脫貧政策傳達給鄉親,更好地帶領大家脫貧致富。”10月24日下午2點,剛忙完村集體經濟分紅發放,村支書趙永朗又馬不停蹄地趕到縣上參加脫貧攻堅大會。(11月6日,華西都市報)

這是一名普通村干部的工作日常。從中不難看出,基層工作千頭萬緒,需要基層干部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能夠將工作干好。而這位45歲的村干部趙永朗,曾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放棄外出經商的優厚收入,回到家鄉廣元市旺蒼縣高陽鎮雙午村當起“村官”。個人墊資280多萬元硬化村道路,組織成立畜禽林果專業合作社、核桃專業合作社……可以說,正是這位返鄉“老板”的回鄉之舉,讓昔日的貧困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將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干部,一直以來,都是基層黨委政府在選人用人時的重要標準。因為致富能手意味著在很多方面的能力很強。只有自己富裕了,才能夠讓別人信服,才能夠帶領大家一起勤勞致富。如今,農村的年輕人才流失比較嚴重,大多數致富能手都紛紛離開家鄉,外出務工經商,想要留在家里發展的人已經比較少了。

在此時,基層黨委政府就應該開拓思路,讓村干部的來源渠道更多元化。不可否認,村干部手中擁有權力,的確會吸引部分人才的積極加入,但同時,村干部也意味著沉甸甸的責任,要想做一名優秀的村干部,非常不容易,不僅需要自己秉持公心為群眾,更需要在千頭萬緒的工作中能夠始終保持初心,拿出昂揚的斗志來應對一切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麻煩。村干部職級最低,但卻是一門“技術活”。更需要拓寬隊伍的來源渠道,讓更多的能人回鄉,讓更多的人才涌入。

讓村干部的來源渠道更多元。各級黨委政府應該拓寬思維,對轄區范圍內的人才儲備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在調研中摸清情況,在引才方面多些誠意。唯有結合自身地理特點,結合優勢產業,結合發展需求,去培養和挑選村級干部人才,培養好后備干部,讓村級后備干部的人才庫充足,才能夠確保村級人才隊伍逐步壯大,構筑起基層發展的基石。(文/晏一琳)

2018-11-08 08:55:04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