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舞、摩登舞、時裝秀……22個節目你方唱罷我登場。9月22日,一臺名為《增添正能量 共筑中國夢》大型文藝匯演在福州鐵路老年活動中心隆重上演,300多名老人盛裝參演。在這歌舞的海洋里,會看到一位清瘦老人忙碌的身影,他時而要引導演員入場、時而跑去調換音樂、時而上臺頒獎,重要的還要自跳動感十足的拉丁舞。
這位老人叫鄭霞,今年已82歲高齡,是這場文藝匯演的總策劃、舞臺總監,“當然還有跑龍套。”他笑道。退體后,鄭霞就一直從事志愿服務,在福州茉莉花藝術團拉丁舞隊擔任隊長,這一干就是20多年,先后帶領團隊在各類比賽中榮獲22次集體冠軍,獲得16次“雙人舞”冠軍。他用優美的舞姿詮釋了“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精彩。
愛上拉丁舞的力量感
鄭霞名字聽起來很女性,但音樂一起,他一抬頭、一擺手、一踢腿,專注的雙眼炯炯有神,完全是一副年輕人的姿態。
鄭老是省國土資源廳的一名退休干部,早年在廈門大學就讀期間就是文體達人,射擊、足球、體操、籃球,樣樣都會;跳舞更是最愛,民族舞、國標舞,樣樣精通,曾擔任校舞蹈隊隊長。由于過硬的身體素質,他被抽調到省里集訓2年,參加了1959年的首屆全國運動會,并獲得跪姿射擊全國第三名。“別人本科讀4年,我讀了6年。”鄭老笑稱相當本碩連讀,“為八閩兒女爭光,值得!”
工作后鄭老因為忙碌沒辦法再多接觸舞蹈,直到1997年退休后有了時間才重拾舊好。拉丁舞多是年輕人跳,作為老人為何選擇它?鄭老說,是力量感。當音樂響起的時候,這種力便存在于舞者體內,流淌于腰胯腿膝之中,并隨著音樂節拍的強弱起伏而變化,引導著舞者的身體在音樂的旋律中盡情暢游,給人一種高層次的身心享受。
“拉丁舞分為倫巴、恰恰、牛仔、桑巴和斗牛五種舞。這五個舞種各具特色,音樂內涵也各不相同,因而力的表現也各有講究。比如倫巴舞,是演繹愛情的舞蹈,音樂浪漫抒情,力度要求一張一弛,快慢結合,講究壓、拉、收、發。而牛仔舞則歡快熱烈,要求舞者腿部用力富有彈性,整體感覺要有輕盈感和擺蕩感。這個舞主要表現歡快嬉戲,表情動作可以較夸張、詼諧,猶如兩頭小牛忘情地追逐嬉戲……”說起拉丁舞,鄭老如數家珍,向記者娓娓道來。
鄭老強調,學好拉丁舞貴在勤學勤練。他剛開始學習拉丁舞的時候,夏天不論多熱,每天都要訓練兩個小時,20多年來天天如此。現今即使年逾80歲,每周他還堅持練3個半天。
當好隊長不容易
鄭老現為省直機關老體協交誼舞委員會主席,國家A級教師,也是福州市茉莉花藝術團拉丁舞隊的老隊長。“作為隊長不僅要自己跳好,還要把隊員帶好教好。”鄭老說,“其中招隊員最難,前段時間有200多人看到廣告后來報名,但最終隊里只收了3人。” “拉丁舞的難度較高,喜歡又愿意花時間的老年人并不多,還要男女各一半,這樣一篩選就少之又少了。”
好在經過十多年的篩選、訓練,拉丁舞隊已從最初零散的10個人到現在穩定排練、演出的有32個人,鄭老覺得很不容易。每逢有隊員因事因病要退出,就得想方設法找替補。“為了穩定隊伍,隊員病了,我要去看望,隊員家屬病了,也要去看,因為害怕家屬拖后腿。”鄭老坦言,拉起一支隊伍很難,但解散一支隊伍卻很容易。
隊伍跳什么,怎么跳,這很重要。最初是請專業人員來編舞,但一場收費3000元至5000元,鄭老覺得太貴,負擔不起,就與副隊長鄭小萍開始了自己編舞排練。為了編得更有質量,鄭老還自學了踢踏舞、爵士舞、街舞等10多種不同舞種,在舞蹈編排時進行混搭。同時,帶領隊員每周進行一次政治學習,及時領會國家的大政方針精神。“只有把中央的最新精神吃透了才能編出反映時代的好舞蹈。”鄭老近年來先后自編自演《長征》《愛我中華》《紅色歷程》《慶改革開放40年》等上十部大型紅色舞蹈。
演出費用從哪里來?場地在哪?82歲的鄭老時常騎著電動車,頂風冒雨,四處向相關部門申請贊助,走街竄巷找場地。找好場地后,搬道具、調音響等,事必躬親。“作為隊長就得身先士卒,否則怎么凝聚隊員?”每當家人朋友勸說他要“要悠著點干”時,鄭老總是認真地反問。
同時,隊里所有贊助收入全部歸公,且賬目明晰。“只要老隊長在一天,我們就跟著跳一天。”隊員們表示。
梅花香自苦寒來。鄭老帶領團隊先后獲得央視“中國文藝春節電視聯歡晚會金獎”“全國舞蹈全民星”稱號及香港世界“金紫花獎”等20多個大獎。
“因為常跳拉丁舞,我沒有‘三高’,身體棒棒的,還曾獲得全國健康之星稱號,生活比年輕人還豐富多彩。”鄭老說,拉丁舞隊每周都有固定時間排練,定期有演出、參賽,大型活動一年要做好幾場,經常到社區和偏遠山區公益演出。“忙并快樂著。”鄭老坦言,這樣的日子過得很充實,今后還要和老年伙伴們一起舞動下去,讓夕陽生活更美?!竞{資源報 趙勤恩】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