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風景總是藏得很深。9月19日上午,“交通強國 海事先行”采訪團乘車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前行了一個小時后,來到了寧德市福鼎城區西北部的南溪水庫,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南溪水庫管理處渡船管理站就設在水庫旁。
南溪渡口是一個配套的惠民工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福鼎南溪水庫建設后,為方便周邊7個行政村,70多個自然村村民的日常出行,政府于1982年成立了南溪水庫渡船管理站,提供“義渡”服務,至今已經“義渡”37年,累計運行13萬航次,安全渡運400多萬人次。
采訪中我們找到了被福建省地方海事局授予“福建省最美渡工”稱號的金仕光,他18歲時就成了這里的一名水手,采訪時他坐在會議室的一個角落,說話前先靦腆地一笑,黝黑的皮膚上露出潔白的牙齒:“我最開始是‘開’小帆板的,靠手劃;后來船上加裝了發動機,好了一些;這幾年,政府越來越重視,2013年的時候,更新了三艘鋼機動船,無論是安全性能還是載運能力,都好多了!”
“寧石竹坑渡1號”“寧石竹坑渡2號”“寧石竹坑渡3號”,金仕光口中的這3條機動船,每天往返于水庫的各個山頭,接送山民出門、回家。“我們爭取省里的支持,改造渡口,更新渡船,配齊配全各類安全設施,幫助渡工解決困難和問題,讓渡工無后顧之憂。”寧德市地方海事局局長顏忠甲介紹,“同時我們地方海事部門與涉渡鄉鎮、渡工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并按照省里出臺的《內河渡口渡船安全管理達標考評辦法》,每月對渡口渡船安全管理工作進行考評。”
記者了解到,福建省地方海事局制定出臺了《福建省內河渡口渡船安全管理達標考評辦法》,每月對內河渡口渡船安全管理工作進行考評,根據考評情況為非營業性渡船渡工發放生活補助,自2013年以來共發放安全管理合格渡工獎勵補助1150萬元,極大地改善了渡工隊伍的年齡結構和整體素質。
“我們指導南溪水庫渡船管理站成立了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通過經常性的組織學習、宣傳教育、定期演練等方式,不斷提升渡工安全意識和業務能力。”福鼎運管所(地方海事處)副所長高云介紹道。在南溪水庫渡船管理站,每一個重點時段和重大節假日期間都要成立相應的“安全領導小組”,對渡船最易發生的超載、不按規定船救生衣等行為進行管理,履行安全管理責任。
金仕光如今是“寧石竹坑渡3號”渡船船長。“水上跟陸上是不一樣的,地方海事處領導經常指導我們學習,了解船舶的知識,了解其他地方的渡運經驗,尤其是對其他地方發生的事故,地方海事處領導都會幫我們分析的,看看原因是什么,怎么才能避免。地方海事處經常教育我們要樹立預防為主的理念,鄉親們的生命可不能拿來冒險。”
“行船走馬三分險,應對這‘三分險’的良藥,就是預防為主。”高云告訴記者,“南溪水庫的面積達2.49平方公里,服務者周邊一萬多名群眾的出行,而且還是福鼎的飲用水源,必須有應對水上突發情況的力量。”
在福鼎市地方海事處的多方努力下,南溪水庫渡船管理站結合實際情況,成立了以渡工為主體的庫區水上搜救志愿者搶險隊,擔負南水庫區及周邊地區的應急、搶險、救災等主要任務,全天24小時安排人員值班,隨時準備出動應對突發事件。
“我們印制了應急服務卡,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任何時候有人打這個電話,我們都會第一時間出來接。”南水庫區船管站站長余其豐說,“福鼎地方海事處還專門給我們配備了一艘快速的橡皮艇,只要群眾有需求,我們就可以馬上出動。”
現代化的設備不止這條橡皮艇,在渡口附近的應急設備庫里,各種應急設備也很齊全。“在福鼎地方海事處的指導下,我們籌集資金建立了這個應急設備庫,救生衣、消防箱、滅火器、圍油欄,該有的我們都有了。”余其豐說,“而且每年地方海事處都會有人來指導我們開展應急演練,更新維護這些應急設備,讓我們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用。”
采訪中一直聽到余其豐說,“我們現在做到‘船上不超一人,碼頭不留一人’,在保證渡運安全的同時,最大可能的滿足群眾的出行需求,這是之前做不到的,設備跟不上,意識也跟不上。”
“作為渡口安全的主管部門,寧德市地方海事局堅持渡船管理‘三到位’,教育培訓到位、后勤保障到位、責任落實到位。”顏忠甲介紹,“37年無事故的背后,離不開每一位渡工的努力,離不開周邊村民的配合,但是規范、有效的監管機制是保障渡運安全的基礎。”(“交通強國海事先行”主題采訪團)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