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舉辦2018年傳統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地市專場展演活動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示贛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建立對外交流精品項目庫,江西省從5月11日起,在全省舉辦傳統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地市專場活動,至8月11日,宜春、鷹潭、萍鄉、九江、新余、上饒等設區市舉辦了專場展演,包括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曲藝等門類,吸引了上萬名市民參與其中。

銅鼓七鯉搶蝦

上栗儺舞

  在宜春,豐城岳家獅、萬載得勝鼓、銅鼓七鯉搶蝦、奉新客家山歌等獨具宜春特色的非遺項目輪番上演,引人入勝;在鷹潭,兼具傳統音樂和宗教涵義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龍虎山正一天師道教音樂一登場就震撼人心,項目糅合了儺舞、宮廷音樂、民樂贛劇、弋陽腔等,觀之令人忘神;在萍鄉,萍鄉春鑼、上栗儺舞、蓮花茶燈舞、上栗牛帶茶燈等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接連上演,讓人目不暇接連聲叫好;在九江,西河戲、九江山歌、德安潘公戲、永修丫丫戲、瑞昌秧號、武寧采茶戲、都昌鼓書、廬山石工號子等一批非遺項目輪番登場,為觀眾獻上了一道道視聽盛宴;在新余,具有新余地域特色的觀巢十樣景、觀巢推燈車、新余花鼓戲、仰天崗雙獅舞精彩呈現;在上饒,弋陽腔《張三借靴》、萬年串堂班《牡丹亭·游園驚夢》、鄱陽大鼓《女書記釣魚》、廣豐道士戲《目連救母》、婺源儺舞《劉海戲金蟬》、橫峰傀儡戲《楊滾換帶》等精彩的地方代表性非遺傳統節目,給觀眾呈現了一場非遺項目的視聽盛宴。

西河戲《陶母戒子》

萬年串堂班《牡丹亭·游園驚夢》

  此次地市專場展演活動將繼續在全省其他5個設區市進行演出,選拔出的優秀節目參加年底舉辦的全省集中展演。這是江西省首次在全省范圍內舉辦的傳統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是對江西省級以上傳統表演藝術類非遺項目的一次全面展示,將為江西省打造更多優秀非遺項目“走出去”奠定良好基礎。(江西省文化廳

2018-08-27 08:55:35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