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唐琴(上、下)》任靜古琴獨奏曲集新聞發布會8月2日舉行
出席嘉賓從左向右依次為:李一凡、吳炯、任靜、吳文光、任哲、李寧、貢斌
8月2日上午,“大哉有虞:吳景略吳文光述作琴曲”——任靜吳炯 李一凡古琴音樂會全國巡演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觽堂舉辦,古琴演奏家任靜獨奏曲集——《唐琴(上下)》首發式同日舉行。
國家級古琴非遺傳承人、中國音樂學院博導吳文光教授親臨發布會表示祝賀, “大哉有虞”音樂會古琴演奏家任靜、吳炯、李一凡和前來祝賀的觽堂雕塑家任哲、魔術師李寧、古法造紙專家貢斌等參加了新聞發布會。簡單的開票儀式后,主持人宣布全國巡演正式啟動。
虞山吳派古琴藝術是由古琴泰斗,原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原北京古琴研究會會長吳景略先生所開創,以及古琴大師、國家級古琴非遺傳人、中國音樂學院教授、民族音樂學家吳文光先生繼之的現當代古琴派別,是近現代最具表演藝術性的古琴流派,其演奏風格清雅飄逸、靈巧多變,獨樹一幟地兼容統一了婉約和豪放兩種古琴藝術風格,形成了完善的藝術體系,并具備前瞻性述作開發的可能,在近現代古琴音樂專業教育中占有主流地位,影響深遠。
古琴起源十分古老,傳說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就曾彈琴詠詩,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古琴藝術在明代產生了虞山琴派,民國期間又產生了影響深遠的今虞琴社。今虞琴社古琴家吳景略先生結廬于虞山之麓,其演奏風格被稱為虞山吳派。其哲嗣吳文光先生繼承發展了虞山吳派,提出了古琴述作的文化理論。虞山吳氏兩代大師發掘整理古曲達百余首,師傳、再傳也在四代左右,致力于繼承與創新述作,在古琴界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地位。2016年虞山吳派成為首個在人民大會堂北京廳舉辦學術活動的琴派。
此次“大哉有虞——吳景略、吳文光述作琴曲”全國巡演由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指導,得到了古琴大師、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吳文光先生的支持,由其弟子任靜、吳炯、李一凡聯袂登臺、擔綱主演。
為展現虞山吳派古琴的藝術魅力,巡演將演奏由吳景略、吳文光先生打譜述作的一系列古琴名曲,如《廣陵散》《碣石調幽蘭》《瀟湘水云》《胡笳十八拍》《秋鴻》《離騷》《大胡笳》《泛滄浪》等,將是中國古琴藝術美學的高水平呈現。首輪巡演將于8月11日在北京國家圖書館音樂廳拉開序幕,隨后將在鄭州、武漢、長沙、蘇州等城市巡演,并將和全國各地的虞山吳派琴人聯動。
任靜古琴獨奏曲集——《唐琴(上、下)》新聞發布會同時舉行?!短魄?上、下)》是任靜的最新古琴獨奏曲集,共收錄了《流水》《平沙落雁》《憶故人》《廣陵散》(全本)《莊周夢蝶》《普庵咒》《漁樵問答》《陽關三疊》《陽春》《洞庭秋思》《幽蘭》等,11首古琴名曲。(環球網 http://ent.huanqiu.com/yuleyaowen/2018-08/12639905.html )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