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峰鎮井岐村近年來因美麗鄉村 “顏值高”聲名鵲起,獲評南平市四星級美麗鄉村等。但在如縷春風的移風易俗中,該村也有“精致手法”。日前筆者幕名走進了這個干凈整潔、綠樹花草相伴,處處散發著和諧、清新、活力氣息的美麗村莊。
“我們村現在做生日都不辦酒了,這個我們村一位叫王琳寶的村干部帶了好頭,辦酒不收禮。”說起移風易俗,5月11日,井岐村黨支部書記劉義海第一句話就高興地開講這“鄉村新事”。
原來該村大操大辦盛行,平均每戶多余的人情喝酒禮金要花費1萬多元,村民敢怒不敢言,被陋習綁架。村黨支部、村委會在推進移風易俗中,召開黨員會議、退伍軍人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充分發揮村骨干作用,集思廣益,充分討論,形成共識,率先垂范宣傳發動喜喪事簡辦,名目、桌數、天數減少,規定結婚只辦一餐,只可生第一個孩子時辦滿月酒,祝壽80歲以上老人才能辦。傳開后,許多村民歡迎,他們有了擋箭牌,對外可以說,村里要求這樣,這樣不辦少辦酒又不失面子。也有部分村民因即將有酒要辦,如不辦了在眼前的一大筆禮金收入就沒了,過去包出去的禮金收不回來了,一些在觀望,有的還是照“舊俗”辦。一有照舊辦,有的人也跟著辦,又形成惡性循環。為此劉義海想了個“法子”,與村委會委員、黨員王琳寶商量,在王琳寶父親80歲做壽時帶個頭不收禮,讓大家喝一次不收禮的喜酒,桌數中等,規模太大影響不好,有浪費之嫌,桌數太少起不了宣傳效果。王琳寶很樂意辦這“第一次”免費酒。最后以前過去一般要30桌,他只辦了14桌,花了2萬元。按過去要賺錢,現在倒貼了2萬元。“今天辦酒不收禮”,參加喝酒的人以后做壽辦酒也不敢收禮,不收禮要貼錢,大家都不辦了,結果反響很好。村干部貼2萬元帶動了全村移風易俗,農戶喝酒現在少了。
過去喪事大操大辦,前后要一個星期到半個月,現在一般3天內,過去念經隊伍10多人一大串,道場一場需花2萬多元,現在都少了,一場喪事費用從原來七、八萬元減到1萬多元。同時村黨支部書記敢說敢管,不怕得罪人,路過看到辦酒有大猜拳喝過量酒,立即上前嚴厲禁止,用本地話說“沒吃過東西”。“過去平均每戶一年喝酒要1萬多元,現在只要幾千元。村干部也同樣輕松了,過去村干部尤其是村主干相對比普通村民喝酒更多,村民以能請到村干部為榮。以前我有時一天要喝5、6場酒。”劉義海介紹說。
剎了歪風省錢又省工。該村有300多人在附近工業園區上班,務工忙,且柑橘種植多,有采收柑橘農忙季節,過去因喝喜酒和應對長時間的喪事幫忙嚴重誤工,村民苦不堪言。如今大家比賺錢,形成了濃厚比學趕超氛圍。每年該村村民因進企務工增加收入900多萬元。 (建甌市委文明辦)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