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北大名師對話,品傳統文化之美

泱泱大中華,悠悠五千年。詩詞歌賦在深厚的文明積淀中早已超乎文學形式本身,更飽含著詩者的拳拳赤心,彰顯著大國的風度尊嚴。2018415日,北京大學中文系程郁綴教授應北大青鳥同文錦州實驗學校邀請,親臨錦州,展開題為“古典詩歌與人文精神”的精彩講座,帶我們一起領略古典文學的魅力。

程郁綴,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亞太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國學研究》編委。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學會副會長等。曾長期擔任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部長、《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曾為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主講過古典詩歌賞析若干講。

QQ圖片20180416095356.png

秀美《詩經》遇見壯麗《楚辭》

程郁綴教授從先秦文學講起,以時間為序,將歷代標志性文學作品展開解讀。如果說《詩經》是黃河流域中原文化的結晶,那么《楚辭》就是長江流域南方文化的瑰寶。

從《伐檀》中反映的階級社會到《關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生動演繹,《詩經》歌唱的是社會現實與男女愛情;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百折不撓到“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的一片赤誠,《楚辭》展現的是對真理的追求與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好修為常”的自我修養。

程教授講到二者從時間、地域及主要精神都截然不同。但也正是因為有這樣迥異的風格鋪墊,后世燦爛的詩歌文化才得以更加成熟、繁榮的發展。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傳誦千古的《觀滄?!肥墙ò苍姼璧拇碜?。程教授勸勉我們要讓孩子從小建立一個觀念,孩子啊,從空間上說來雖然有很多不足有很多壞的,但是你記住光明是主要的。從時間上說來,雖然今天有困難有挫折,這只是暫時的,未來是光明的!”程郁綴教授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要擁有大海般胸懷,做到“大氣方能成大器,有德不必求有得!”

 

從“水是故鄉甜,山是故鄉青,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的鄉土情結;到“土乃華夏熱,月是故鄉明,萬里人生路,一顆中國心”的國家大愛。

在講座的最后,程教授提醒大家,每個人的某些身份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但“人子”這個身份始終不會改變。作為“人子”,心里要始終記得父母。“我們每個人都有三位母親,一位母親給了我們身軀和血肉,那是生母;一位是給了我們知識和本領的母親,那是母校;一位是給了我們尊嚴和精神的母親,那就是祖國!對這三位母親,我們當知恩、感恩、報恩。”

 

程郁綴教授的講座向來以簡約雋永為長。一人一筆一百板,口吐蓮花,筆走游龍。其講學風格與研究領域一樣,“古典”而又“詩意”,寥寥數語就能夠呈現文學之美,闡明人間至道,傳遞大愛深情。讓聽者受益匪淺,不僅獲得了知識更提升了心靈境界。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我們有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我們作為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更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更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源泉,北大青鳥同文錦州實驗學校同樣將文化建校放在了重要位置。我們將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引領更多人從容堅守,奮發進取,并在新時代的感召下煥發創新創造的活力。

 

本次公益講座得到了錦州市濱海新區管委會、錦州市教體局以及錦州各大媒體的大力支持,參會教師和家長朋友近500人,到場嘉賓細心聆聽,用心感受,氣氛熱烈。大家紛紛表示參加本次講座受益匪淺,北大青鳥同文錦州實驗學校組織的下一次公益講座一定赴會。講座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進入尾聲,圓滿結束。

2018-04-16 16:31:55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