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寧德市閩東衛生學校、宏翔高級中學、霞浦縣水門中心小學、蕉城區三都中心小學4所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在寧德市,一個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成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深化全民國防教育的“橋頭堡”。
特殊的地理區位和光榮的革命歷史,使寧德人民對國防建設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在閩東這片紅土地上,“雙擁潮”風起云涌,“參軍熱”經久不衰,“軍民融合”不斷深化……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寧德市國防教育的有效推動。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和寧德軍分區始終高度重視國防教育,積極推進全民國防教育普及發展,落地見效,國防教育工作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創新形式
拓寬國防教育宣傳渠道
太平盛世應居安思危,和平歲月須警鐘長鳴。
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市民精神文化新需求,寧德市多措并舉,不斷擴大國防教育普及面和影響力。創建“一季度一主題”國防教育模式,深入開展“國防教育進校園”、征兵宣傳、“國防教育‘五進’”等主題活動,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國防宣傳氛圍。將國防宣傳融入地方“文化惠民”、“微演藝”等文藝宣傳活動,僅去年就先后舉辦“紅色基因代代傳,長征精神永發光”文藝晚會,紀念建黨95周年暨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紅色記憶”征文比賽,組織“紅色遺珍——閩東革命根據地珍貴檔案圖片展”等活動,吸引眾多市民關注,引起較大反響。
在用好傳統宣傳教育方式的同時,寧德市還注重發揮自媒體平臺傳播速度快和信息覆蓋面廣的優勢,開通國防教育微信公眾號、微博,開設QQ群、微信群,開辟國防知識、國防法規、國防資訊等專欄,及時發布國防和軍隊建設信息,系統報道軍地推進申融工作動態,用活現代傳媒手段,提升宣教質效。
雙擁建設是國防教育的具體實踐和發展。多年來,寧德市堅持“以情雙擁,軍地互動”的優良傳統,推動全市280對軍民共建對子常年開展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活動,不斷拓展國防宣傳渠道。駐軍部隊積極開展“團村共建”、團以上領導干部“1+1”助學等活動,支持參與地方扶貧攻堅工作,在推動駐地經濟發展和群眾致富中增進全民國防意識。
合力拓展
推動國防教育落地見效
日前,蕉城區蔡威事跡展陳館入選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展陳館已被列入寧德市軍民融合發展重點項目,同時,寧德市擬投入7000萬元籌建蔡威文化主題公園。
每一處愛國主義基地,都是一部鮮活的國防教育教材。搞好國防教育,就要用好這些活教材。
近年來,寧德市高度重視國防教育基地建設,將其納入寧德市經濟發展的大板塊,與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共建共享、同步聯動。加強紅色重點項目建設,推出紅色精品旅游線路,全市4個項目列入國家紅色旅游發展戰略,1個景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加大對現有愛國主義、國防教育場所的修繕維護和功能拓展;依托福鼎鐵鏘新區,擬建設集軍港文化、軍事體驗、傳統教育于一體的軍事文化創意產業園。目前,寧德市共有112個具有開展國防教育能力的紀念館、紀念園、遺址等國防教育資源,年接待參觀者共計30萬人次,國防教育基地的教育激勵作用得到重要發揮。
與此同時,寧德市還主動將國防教育納入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規劃范疇,從組織領導、載體建設、紅色旅游、院校培育四個方面做好設計和規劃,著力構建具有閩東特色的大國防教育格局。協調將國防教育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創建文明社區、文明村鎮和“五好家庭”結合起來,推動國防教育在基層普及、進千家萬戶。堅持將國防教育落實情況作為黨管武裝工作績效考評重要內容,每年由軍地領導帶隊進行檢查考評,把“軟指標”變成“硬任務”,有力地促進國防教育工作落實。
突出重點
增強國防教育活動實效
每年“八一”建軍節前后,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和寧德軍分區領導都堅持深入駐寧部隊開展“軍事日”活動,接受國防教育。這一活動已成為寧德市“雷打不動”的老傳統。
領導干部是國防教育的重點對象,市國防教育辦公室抓住全市上下強化各級領導干部軍民融合發展理念時機,協調建立軍分區、人武部主要領導定期為黨政領導機關干部、黨校培訓班上國防教育課制度,筑牢各級領導國防意識。寧德市還通過邀請軍內外專家學者講解軍民融合發展理論、開展軍民融合學術研討、組織中心組專題學習,幫助領導干部厘清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系。
抓好青少年學生的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工程。近年來,寧德市通過邀請閩東地區離退休老干部進社區、入學校、到軍營講傳統,組織講師團深入大中專院校開展經常性形勢教育,學校開展課前小故事、主題班(隊)會、國旗下講話、晨會演講等活動,不斷激發青少年學生的愛國熱情。軍警營開放日、軍民共建共育及軍訓等活動的開展實現常態化,也不斷在密切軍民關系中強化群眾國防意識。目前,全市中小學普遍與駐軍結成對子,常年開展活動,各縣(市、區)都創辦1至2所少年軍、警校。近年來,全市舉辦各類國防知識講座1000多場次,受教育學生達52萬人次。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在如今的閩東大地,國防教育已融入人民血脈,形成了軍地密切配合、社會各界支持、全民踴躍參與的良好局面。
作者:寧德市教育局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