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盞集建盞遇上紫砂壺,茶皿界門當戶對的組合

2017-11-14 10:34:19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建盞的千變萬化與多重的色彩演繹,讓不少的茶迷陶醉不已,然而,建盞常用的器型只有四大類,多為茶盞。

但在日常的喝茶中,茶盞與茶壺的組合是必不可少。

那么茶皿界有沒有什么特別的組合?

可以讓建盞尋找到門當戶對的組合對象呢?

從色澤、受歡迎程度、歷史文化因素,紫砂壺都是上乘選擇。

出生地就是代名詞|原料地域性強

建盞所選用的胎土含鐵量高,原料燒制出來的個性尤為突出。

在建盞業界的人士看來,一看建盞呈現的顏色、厚薄、敲響的聲音,都能夠有效判斷出建盞的層次以及出產地。

建盞的同源“日本天目”,燒制技法相似,但是選擇的原料不同,最終都無法成為建盞。

建盞所選擇的原料只能夠從建陽水吉一帶挑選,當然紫砂壺也具有顯著的地域屬性,它的原料只能取自江蘇省宜興市,同樣具有較高的含鐵量。

雖然兩者都是高含量鐵的原料,但是所含的成分和燒制的技法都有著云泥之別。

前者講究高溫燒制,為保持完整性和穩定性,需要添加石英砂礫加以輔助;

而后者講究的是低溫燒制,燒制的結果注重細膩。

 

藝術價值就是競爭力|藝術性強

建盞講究的是變幻莫測的紋理,獨特的藝術風格,讓不少的陶藝學家都頗為向往。

在其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更為宋人所追捧。

即使內在的紋理多么的絢麗多彩,外部的裝飾多以簡樸為美。

紫砂壺同樣如此,紫砂壺燒制成品細膩而手感細滑,區別于建盞,它作為茶壺能夠呈現出多種的造型。

無論是書法還是篆刻,甚至是繪畫,都能夠通過紫砂壺一一闡釋展現,而紫砂壺也成為早期的鑒賞者頗為青睞的收藏藏品。

實用性就是根本|實用性強

建盞厚而收斂的造型設計,很好地迎合喝茶者的喝茶習慣,更為方便地喝茶。

當然,建盞本身的釉面也保留著眾多的小氣孔,更好地保持茶溫。

尤其是中國人喝茶,喜熱不喜涼,溫茶一杯更是一種茶品。

建盞除了日常飲用之余,長時間試用,茶盞之上也會帶有七色的寶光,形成一種不一樣的外觀審美。

同樣具有多孔屬性——紫砂壺也是其中之一,氣孔排列細微,密度高,用來切茶更好地保持茶溫,茶更好第出味。

正如建盞一樣,用的時間越長,所給人的體驗感更為儒雅細膩。

獨特的燒制工藝|收藏性高

建盞燒制講究的是工匠師傅的經驗,這一個斷層的燒制工藝,是近幾年才重新復興,想要完全恢復到宋朝時期的生產水平,更是需要多代人的努力。

紫砂壺則是民間的藝術家手工作品,講究的是對紫砂壺的把控與雕琢的呈現,不同的工匠藝人,他們對于紫砂壺的燒制的呈現都會有不同的解讀。

為此,兩者如果在市面上碰到優秀的藏品,就可以趕緊收納其中,因為好物不常有,更具有收藏的價值呢?

恰恰是因為多方面的適合,才讓越多的人在收集藏物的時候,會選擇這兩種茶皿的組合,不知道你又會選擇什么樣的茶皿搭配呢?

(版權歸盞事福建所有,圖片源于百盞集建盞)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