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藝術風格走入現代茶具,再掀古宋美感

2017-06-23 14:25:44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自兩宋之后,建盞風潮逐步走向衰弱,曾經盛極一時的建窯更從此逐漸停燒。曾經掀起整個世界茶藝風潮的建盞,也從此走出人們的視野。今時今日,曾經蕭條的華夏之國,再次佇立在世界東方,人們生活質量和水平都不斷提高,在高度滿足的物質生活質量下,人們更希望追求多層次,多維度的現代物質審美,而想要創新、挖掘更具有內涵價值的物質創意,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古藝術文化,無疑是最好的靈感發源地。曾經風靡世界的古建盞技術以及古宋審美美感也再次重現世人面前。

建盞藝術風格走入現代茶具,再掀古宋美感

相較于青瓷和白瓷的縱傳播,建盞的影響更多是一種橫傳播模式。受到當時宋朝“斗茶”等風氣的影響,茶具的選擇更多選擇“黑白”相映成的建盞。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是,人們的生活習慣也不僅僅只是追求“快”的生活節奏,懂得“慢下來”,慢慢地體驗生活,品嘗生活。這就與日本茶道所提倡的,回歸本心,回歸自然的理念相一致。

建盞藝術風格走入現代茶具,再掀古宋美感

建盞的生產工藝決定了它本身就存在不可預估的不可操控性,人工與天工的天然結合,才能夠締造出獨一無二的建盞風韻。然而,這樣的審美對于剛建國時期的中國民眾來說,無疑是一種更高的精神享受,當時的國情并不能夠滿足這樣的需求。但是伴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中國經濟進入到騰飛發展時期,人們擁有更多的時間和自由,自主地去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以及追求更高的精神文化的追求。

這個時候,茶的起源,泡茶的技術,茶具的選擇等等都成為人們重新關注的焦點。精致、奢華不再是單一的心理需求,返璞歸真的淡泊和灑脫更是當下社會所追求的主流,而恰恰以黑色為主打顏色的建盞,從視覺上所體現出的樸素和淡雅,更是迎合了當今人們的消費需求。

同時建盞身上的紋理樣式,迎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上所提倡的“天人合一”、“追求自然”的哲學,點線面的自然融合,創造出視覺的直擊美感,油滴中所形成的鷓鴣斑和排列的組合,更是創造出不一樣的排列美感。

建盞藝術風格走入現代茶具,再掀古宋美感

現代茶具的應用,不僅僅只是一種外形上的精致和別致,更是體現出一種哲學的文化和深厚的人文。這也是為什么一包簡單的紅糖姜,在賦予了十四行情詩之后能夠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價值?一份堅果,在創設了一個獨特的卡通形象之后,能夠成為電商的巨頭。這都意味著,今天的商品經濟中,商品不再是一種單一的功能性需求產品,更是一種可以持續發展,賦予它精神和人文的價值承載物。茶具的選擇,更多是從茶的淵源歷史上去追求,而說到茶藝的工序與復雜,更是以宋朝的斗茶為最。

建盞藝術風格走入現代茶具,再掀古宋美感

斗茶文化,不僅僅只是建窯的主要參照物,它更多時候是反映出整個孔孟思想體系中的社會價值,更是當時宋朝人的心境和思緒,更體現出當時的藝術和美學的主題。今天,我們都在追求一種多元化的文化發展,注重對人情感的開發,更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那么這樣的建盞,恰恰就是和當前的時代的發展相互迎合,建盞的美學運用到現代茶具當中,才更具有不一樣的魅力和潛在的開發力。

(文:盞事福建所有,圖片來源于網絡)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