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6·8世界海洋日,進一步提高公眾的海洋意識,積極促進福建濱海沙灘資源環境的有效保護。5月19日上午,福建省海洋環境與漁業資源監測中心、國家海洋局崇武中心監測站、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惠安縣海洋局、石獅市祥芝美麗海岸志愿者協會以及崇武當地公益組織代表于國家海洋局崇武中心站聯合開展凈攤研討會。省海洋環境與漁業資源監測中心黨支部書記兼副主任王雙輝、國家海洋局崇武海洋環境監測站站長張錫培、惠安縣海洋與漁業局局長陳國彬、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專職副會長方垂弘、石獅市祥芝美麗海岸志愿者協會會長蔡加漸等出席會議。
會議就泉州有關單位開展沙灘清潔整治經驗與志愿者行動有效聯動,打造民間與政府之間“1+1>2的效果”展開討論。
石獅市祥芝美麗海岸志愿者協會會長蔡加漸表示,協會在東大垵海灘實施“今天的垃圾今天清”的每日輪班監測制度,“當天隨海潮漂流來的垃圾,當天就清理干凈,不會再讓海漂垃圾順流到其他海域和沙灘上,這是我們最值得高興和自豪的事。”協會從2014年的首次凈攤至今,已清理東大垵海灘的垃圾700多噸。“志愿者的行動也影響了周邊的居民,從去年的10月份起,他們已經不再亂倒垃圾到沙灘上和海里了。”
“要向海漂垃圾治理發起總動員!” 國家海洋局崇武海洋環境監測站站長張錫培還表示,“科普宣傳要跟上,責任制度要建起來,長效機制很重要。”
“志愿者隊伍靠的是心,是熱情。做一次好事容易,長久做就不容易。”惠安縣海洋與漁業局局長陳國彬還表示,要通過志愿者隊伍的行動和精神,來影響和帶動全社會參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使這項活動成為全民的共識與行動。
省環保志愿者協會專職副會長方垂弘表示,“區域環境問題的解決與成效的可持續維護,離不開政府、民間組織與當地百姓等的聯合行動,石獅市海洋局與祥芝美麗海岸志愿者協會聯合清潔海灘的成功經驗,豎起了福建海洋生態文明行動一面靚麗旗幟。政府、民間組織產生聯動,“1+1>2”,海洋生態保護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議主管部門立足泉州,放眼福建乃至全國海岸線,加強宣傳、因地制宜推廣泉州經驗。”
“面對目前的局面,首先就是要盡快提高公眾的海洋意識,宣揚好身邊的海洋守衛者、凈灘使者們,讓凈灘志愿精神深入人心。其次,復制推廣可行經驗模式,完善豐富凈灘活動形式,開拓凈灘新模式,打開新世界,讓凈灘行動勞逸結合,增添樂趣并樂在其中。”福建省海洋環境與漁業資源監測中心黨支部書記兼副主任王雙輝還表明,要落實行動,化志愿者精神為凈灘動力,聯合公眾、官方和民間三股力量,齊力擰成一股強大的凈灘推力,還海洋一個蔚藍潔凈的美貌。
福建作為首批國家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也是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的示范區。從2015年至今,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試點成效頗豐,志愿者開展的凈攤活動廣受贊譽。此次會議的開展,是“政府—民間”聯動模式的前奏,以政府的牽頭作用帶動民間公益組織的良性聯動互動模式將逐漸步入正軌。讓志愿者凈灘行動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鼓勵全民參與凈灘,在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全民的海洋意識。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