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峰、李珊珊向附屬小學學生贈書
領導嘉賓為獲獎學生頒獎
閩南童謠《扒龍船》
雙語誦讀《三字經》節選
“天黑黑要落雨,阿公仔舉鋤要掘芋,掘呀掘掘仔掘,掘著一尾旋留鼓……”5月19日下午,閩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報告廳里傳出陣陣悅耳的閩南鄉音,由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指導,閩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主辦的“鄉音——閩南文化進校園”活動決賽在此舉行。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閩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林曉峰,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榮譽指導、漳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珊珊等領導嘉賓到場觀看。
活動現場,從全校各班級中脫穎而出的15支參賽隊伍通過吟誦閩南童謠、用普通話—閩南語雙語誦讀中華經典著作等方式,演繹了歌謠《肥的肥溜溜》、《天黑黑》和古詩文《三字經》節選、《望廬山瀑布》等精彩節目,讓在場觀眾體驗了閩南方言的魅力,博得了在場領導嘉賓、專家評委和師生家長的陣陣掌聲。經過激烈的角逐,一年3班李悅冉、二年7班葉凱淇等獲得一等獎。
專家評委代表吳曉芳教授在點評時表示,閩南語寄寓傳統文化和鄉土親情,開展閩南歌謠傳唱、中華經典雙語誦讀等文化實踐活動,既是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學生閩南文化素養、審美情趣及閩南方言應用能力的有效抓手,更有助于引領青少年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閩南鄉邦文化的了解和熱愛。
比賽期間,林曉峰、李珊珊還代表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向閩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贈送《閩南方言與文化》系列教材及閩南童謠讀本。
此次“鄉音——閩南文化進校園”歷時近一個月,從班級海選到學校預選再到決賽,研究會攜手附屬小學通過“以賽代練”學閩南語,廣泛傳授和宣傳閩南文化知識等方式來不斷提高閩南籍學生的閩南語水平,鼓勵引導外地籍學生學習閩南語,挽回日漸缺失的閩南韻味,讓閩南文化得以良好傳承。
據悉,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還將開展閩南語教師培訓、組織編印閩南文化校本系列教材、設立閩南文化知識走廊等方式在漳州市幼兒園和中小學校中積極推廣閩南方言,將閩南童謠、傳統技藝、閩南民俗、鄉土文化等有機滲透到學科教學中,讓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閩南傳統文化。
作者:閩南師范大學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