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應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近五年多來,“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受到相當程度遏制,但一些地方出現“不建樓堂建場館、不顧實際造景”等值得關注的“四風”問題新變種——新聞來源:瞭望

形象工程及其新變種,根源都在于自上而下、唯上不唯實的“拍腦袋”決策,有些干部唯恐看不到自己的政績,只追求“領導注意”而忽略“群眾滿意”,不顧老百姓真正急需的公共服務需求,甚至不顧發展階段、不管法治原則、不講客觀規律,一門心思去搞能夠“立竿見影”的大場館、大景觀建設。結果往往是干部自己樂在其中,廣大群眾苦在其后。

出現“形象工程”主要是干部政績觀出問題了,干部應該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政績觀是干部對如何履行職責、追求何種政績的根本認識和態度,對干部如何從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是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領導干部中的根本體現。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干部必須加強理論學、堅定理想信念。加強主觀世界的改造,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樹立正確政績觀的前提和基礎。黨員領導干部要自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把理論學作為立身從政之本,當成一種生活慣,形成一種常態,不斷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必須堅持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都應從實際出發,從長遠出發,多做打基礎、增后勁、利長遠的工作,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胸和格局。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增強群眾觀念。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的實質是正確對待群眾,努力為群眾掌好權、服好務的問題。必須牢記黨的宗旨,弘揚黨的優良傳統,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必須始終把群眾的意愿作為第一信號,群眾想什么,我們就干什么,每一個項目、每一項工程、每一個決策,都應充分征求群眾意見,考慮群眾承受能力,看能為群眾帶來多大好處。要把有限的資源、資金、政策最大限度用到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上,盡最大努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行路、飲水、就學、就醫等難題,絕不能搞任何不符合群眾利益的“政績工程”、“面子工程”。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必須提高執行能力、抓好工作落實。決策的生命在于落實。正確的政績觀靠工作來體現,靠落實來保證。抓落實,既是工作方法問題,也是工作能力問題,更是工作作風問題,落實抓得越徹底,工作成效就越大,政績就越突出。

近平書記指出,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形象事無小事。無論是工程形象還是政府形象都關乎“面子”,但更要重“里子”。杜絕“形象工程”必須要把板子打到具體人身上,樹立一種導向—誰搞形象工程,就把板子打在誰身上,形成鐵規。因此,各地應充分發揮各種監督手段,讓“形象工程”無處藏身,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只有俯下身子聽民意,才能準確把握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結合地方實際辦出更多民心工程。總之,領導干部只有牢固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遵循科學發展觀,踐行以人為本的群眾觀,堅持一以貫之的“落實觀”,才能夠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才能以好的作風和狀態為民辦實事。(文/陳宇航)

2017-12-22 18:05:04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新聞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