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燒制方法不同,身價千差萬別

 自從建盞出土,逐步為陶藝家們所追捧,這一種沉穩厚重的瓷器也散發出不一樣的迷人風采。然而,不同的建盞之間的身價差異也會因為燒制方法差異而導致不同的市價出現。尤其是建盞與柴窯掛鉤,立馬身價翻倍。

 

 

眾所周知,建盞鼎盛發展式在宋朝,而傳統的燒制中也以柴窯燒制為主,但是柴窯燒制對于整體的制作班子要求很高。一座普通的窯子,在燒制60-80次之后就需要重建,而燒制的建盞根據重量需要不同分量的松柴。1公斤的建盞,需要花費2-3公斤,如果是更大的窯,其所需要消耗的松柴更可高達25-40噸。為此,政府對于柴窯的燒制建造也是有著明文規定,除非是特殊原因經過政府審批的,不然都是不合法的生產制造。當然,除了政令上的限制,對于柴窯的燒制,也需要擁有一批熟練的把樁師傅。柴窯的燒制注重的是班子的集體協作,由于建盞陶土本身的易發泡和變形的特點,柴窯火力的控制也尤為重要。

 

現代建窯燒制更多采用的是電燒、氣燒、煤燒。現代燒制方法能夠對燒制時候的火候有更加精準的把握,氣泡的大小更加均勻。事實上,在古建盞燒制的過程中,由于柴窯燒制對火候的把握不精準,釉面相對較薄,經常為出現氣泡炸開形成大小不一的凹凸感,層次也呈現出芝麻點。伴隨著后續技術的成熟和發展,建盞釉面色彩更加穩定,柴窯出建盞的溫度差異大,顏色的深淺效果把握沒那么精準。然而,今時今日的氣窯燒制,已經能夠實現恒溫控制,因為燒制出的顏色更加的穩定,色澤也更加的均勻。

 

一般來說,柴窯的燒制過程中容易產生灰燼和火焰,如果這一些雜物竄入到胚體內就會產生自然落灰的現象,長時間融合燒制中就會自然地形成一種灰色釉面。為此,柴窯燒制中的一大特點,就是你永遠不知道它的燒窯的成果是什么樣的。或許會是層次豐富、質地粗狂的建盞,也有可能是華麗低沉的簡約。

 

 

由于建盞的燒制需要有受火面和背火面的陰陽變化和火焰的痕跡,現代的電燒、氣燒、煤燒技術中都能夠對這一種變化控制得更加的精準。同時,在顏色的過度和火焰所留下的痕跡里,更是感受到建盞本身的質樸、渾厚和古拙的美感,或許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的陶藝術家到今天依然在建盞美學的道路上,不斷深造,不斷挖掘的根本原因。

 

?

目前柴窯的燒制技術已經非常少,這是時代導致的原因,雖然市面上不少的高價建盞都標榜著柴窯技術,但是根據目前的科學技術燒制方法來看,現代的燒制技術更能夠補充和完善建盞傳統燒制法子上的不足,更是能夠把建盞中的獨一無二的美感表達得更加淋漓盡致。為這一種獨特的美,追求一種更加與眾不同的藝術審美的境界,那是一種獨特的、個性化的美之追求之路。(版權所有,轉載注明來源盞事福建公眾號)

 

 
2017-05-31 08:49:34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