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宋朝,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中對于繁華的商品經濟景象,讓人難以忘懷。然而,宋朝繁華的經濟景象的背后,也有濃厚的人文底蘊。
說起古代人文,自然想到茶。宋朝在眾多的朝代中,茶文化可謂是有著與眾不同的地位。與百花盛放的茶皿競爭相比,宋人斗茶可謂是一大趣聞。
區別于唐朝的嚴謹,元朝的壓抑,宋朝包容、豪放的時代特性,讓斗茶也別有一份雅致的風采。
斗茶,就是為了比賽得出茶的優劣之分,斗茶也有自己的別稱“茗戰”。最初流行于坊間,后來逐步引入到上流士大夫階層,也逐漸成為古代有錢有時間的閑人別有趣味的雅玩。
雖然帶有勝負的色彩,但是也考究斗茶人的學識、文化底蘊乃至人生哲學觀的點評。有的人,憑著進貢的好茶博得君王一笑,升官進爵也不過是等閑事。
就連帝王也離不開斗茶之樂,就連宋徽宗也為它來代言,更著書立說,成為茶壇一大美談。
斗茶品——“以茶新為貴,斗茶用水以活為上
與現代人喝茶的習慣有著很大的差別,現代人追求陳年普洱,越是年份久遠的普洱價格越是高昂。但是宋朝人斗茶,一是看湯色,湯色越是鮮白,成績越是突出。
普遍的顏色都以鮮白、青白、灰白、黃白,而新鮮的茶葉煮出的湯水更為純白,這也表示茶葉的質量上乘。
如果茶色偏向青色或者灰白色,那么這說明茶葉的蒸煮火候尚未到家;如果呈現出灰白或者黃白就證明蒸茶人的技藝為到家,茶采摘不及時或者蒸煮火候過老,甚至出現紅色的下等茶色,更說明了烘焙時間都超了。
正如《紅樓夢》中,煮茶也有白露水的說法,茶水在古代煮茶人看來,也是同樣重要。用水的來源有分為山泉水、活水、無根水、露水等;用水采摘地也分為:荷葉水、梅花水、竹葉水等等。
斗茶皿——建盞為霸,油滴兔毫鷓鴣斑為上家
不同的茶皿配以不同的茶水,恰恰是因為宋人斗茶將就的是研磨碾壓的細膩程度,點茶、點湯、擊拂恰到好處。
如此復雜的斗茶過程,怎么可以像今天說的一小撮、一泡,就省事完了呢?為此,茶色的呈現就是斗茶的主要項目,如何搭配出更好的湯色呢?
自然就是黑釉的建盞為上乘者。地位越高的人士,他們選擇的斗茶器皿越是講究。因為建盞的成品率太低,斑紋的變化差異更是有很大的差距.
為此,普通人家的斗茶都無法使用華美的油滴建盞。更不論說頂級的鷓鴣斑和兔毫等。
茶百戲——茶有百態,人有百種
喝茶就是看人的時候,煮好的茶怎么分,就是一種學問,更是一種湯戲。這樣的風俗引入到日本之后,更被日本人逐步地完善,成為當今日本茶道的各大門派。
茶百戲與琴棋書并列成為當時的士大夫階層追捧的文化活動,更是有著數之不盡的詩書畫與之相襯。
今時今日,想要領略回宋人的文人雅致的別致生活,自然離不開一個平常的心態。宋人喝茶,雅致、豪爽、寬闊的心態缺一不少,不然也不會有宋人楊萬里的百戲說!
喝茶,不變的茶湯,卻是百人的喝茶百種的心態。
(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圖片源于百盞集微信號“fjbzj520”)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