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入籃"深刻影響世界貿易格局

2016-10-09 13:46:58     來源:新華社     編輯:bj001    

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決議10月1日正式生效。阿根廷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豪爾赫·卡斯特羅就此話題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正式“入籃”是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給世界經濟的多極化發展注入了新的催化劑,必將深刻影響未來世界貿易新格局。(記者許雷)

“人民幣正式‘入籃’是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使人民幣成為繼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之后的另一世界主流貨幣,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也駛入了快車道,”卡斯特羅說,“考慮到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同時也是最重要的進口國之一,預計在未來五到六年間,人民幣可以成為世界主流結算貨幣。目前,阿根廷近三分之二的農牧產品都出口至中國,人民幣‘入籃’也是阿農業的利好消息。”

他認為,人民幣“入籃”有利于優化國際金融秩序。他說:“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有充分理由成為世界主流結算貨幣。”

卡斯特羅表示:“目前,在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里的五大貨幣中,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都是發達國家主權貨幣,只有人民幣是發展中國家主權貨幣,且其份額僅次于美元和歐元,并正處于上升周期。”

卡斯特羅強調,隨著人民幣逐漸成為世界主流結算貨幣,中國需要承擔的責任也相應增加了。“人民幣正式‘入籃’意味著中國的金融改革和市場開放速度必須加快,特別是利率改革必須適應新的金融形勢。中國從2015年開始的新一輪匯改已經取得一定成效。目前人民幣雙向浮動空間更大,利率水平受市場化的影響程度更深,行政手段對于人民幣的影響正在逐步減少。我們有理由相信,人民幣實現完全市場化只是時間問題。”

卡斯特羅表示,近年來,中國對阿根廷的直接投資持續增加,中國同時也在大量進口阿根廷的農牧產品。可以說,人民幣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影響阿根廷的宏觀經濟水平,甚至影響到阿根廷人的日常生活。人民幣正式“入籃”,意味著人民幣將逐步成為國際通用結算貨幣。未來兩國間的貿易可以直接通過本幣進行結算,無需再借助第三方貨幣,可有效降低交易成本。這無疑是阿根廷出口的重大利好,同時也將推動中國企業在阿根廷的投資。

特別提款權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于1969年創設的一種國際儲備資產,會員國在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用它向IMF指定的其他會員國換取外匯,以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IMF的貸款,還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當國際儲備。人民幣于10月1日正式納入SDR貨幣籃子,成為五種構成貨幣中唯一的新興經濟體貨幣。

相關新聞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