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甌3人成為11月份“中國好人榜” 侯選人

2016-11-08 15:25:41     來源:     編輯:bj001    

 11月7日, 筆者從建甌市委文明辦獲悉,建甌葉夢國、魏榮壽、黃志河3名好市民被中央文明辦主辦的中國文明網列為11月份“中國好人榜”侯選人,目前網上投票評議正在進行中,投票時間至11月30日止。

  據了解,投票方法是,在互聯網百度輸入“身邊中國好人—中國文明網”( http://www.wenming.cn/sbhr_pd/登陸活動頁面后進入“投票評議”子欄目參與投票。葉夢國事跡宣傳展示位于“見義勇為投票”窗口頁面第95,魏榮壽事跡宣傳展示位于“敬業奉獻投票”窗口頁面第178,黃志河事跡宣傳展示位于“孝老愛親投票”窗口頁面第53。投票具體規則是,在中國文明網投票頁面勾選候選人姓名旁的方框,在頁面底部提取并正確輸入驗證碼,提交投票;同時可在其事跡下方參與留言評議點贊。每個IP每天投票總量限50票,超過此限的投票,系統將視為無效。為頂起閩北身邊好人,請大家積極關注。
  

魏榮壽:扎根邊遠山村40余載的“背包醫生”

  魏榮壽,現任東際村村醫。40多年來風雨無阻,為鄉親送醫送藥,被稱為“背包”醫生。

  在福建省建甌市東游鎮東際村,有一位遠近聞名的“背包”醫生,40多年來風雨無阻,為鄉親送醫送藥,他就是63歲的鄉村醫生魏榮壽。

  東際村是東游鎮最偏遠的老區村,村民都說這里“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全村有10個自然村,都散布在七八座山腰上,平均海拔831米,生產生活條件差。魏榮壽要負責這個村1758個人口的衛生保健等工作。十幾年前,由于通向自然村的公路沒開通,他硬是“赤腳”行醫,最遠的一個村子有14個公里,要步行四個小時以上。一個背包,一個藥箱,這就是魏大夫行醫的“家當”,村民形象地稱他為“背包醫生”。

  1969年,他看到當地農民求醫問藥要步行幾十里山路,就開始自己看醫療書,為農民治一些諸如感冒、拉肚子的簡單病。1971年,魏榮壽下定決心做個好醫生,平時一邊行醫一邊刻苦學習,既向老醫生請教,又向書本學習,并積極參加各種醫務知識培訓、函授學習。多年的刻苦鉆研和艱苦磨礪,使他掌握了一套獨特的中西醫結合診治方法,尤其是在攻克農村發病率較高的小兒科疳積、消渴癥上療效明顯。鄰村、附近鄉鎮有農民常常不辭辛苦,跋涉幾十里山路,跑來請魏大夫為他們看病。

  “是魏大夫救了我的命!他看病,花錢少,見效快,我就信魏大夫。”說起魏大夫,門前坑自然村80多歲村民陸玉寶一臉的感激。他得了前列腺增生,一次半夜一點多鐘,肚子腫脹得歷害,無法排尿,如果去鎮上醫院時間就來不及了,生命垂危。危急時刻,家人請來魏榮壽出診,魏榮壽趕到后,立即幫他導尿,進行應急處置,才保住他這條命。2012年,才29歲的村民吳德財在石獅打工,不幸患了中風病,半身不遂,在石獅醫院就醫后,由于無法承擔昂貴的醫療費用,且病情好轉緩慢。于是就回家找魏榮壽治療。魏榮壽采用中醫療法,花了整整七天時間將其治好,省錢還省力。如今的他又恢復青年朝氣,出門打工了。高興得他逢人便說魏大夫是他的再生父母。

  魏榮壽常說:“看病要實惠,小病不出村,能花小錢就不花大錢。”村民有些小毛病來找他,他常常分文不取。“我只想著能為父老鄉親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救死扶傷,治病救人,履行一名醫務工作者的天職,做一名受群眾歡迎的鄉村醫生。”鄉親們有生病的,魏榮壽只要接到電話,不管刮風下雨,不論晝夜,隨叫隨到。上門服務,而且不收出診費、處置費,藥品只收成本費,對家庭困難的病人還減免費用。老百姓到他的衛生所來看病,也從來不問藥價,因為他們信得過魏大夫。說到上門服務,筆者問魏大夫為什么要免費出診,魏榮壽笑呵呵地說:“農民兄弟看病不容易?。∧転樗麄兪∪ヒ恍┸嚶觅M,便民治病,何樂而不為呢!”

  在山區從醫,莫過于行路難。魏榮壽說,在這村里,出門就見山,有時一天就要走十幾個小時的路,而且路途充滿艱險,尤其是夜間出診,過往荒山野嶺地帶,就常有野獸出沒,讓人毛骨竦然。一次他從辰山下村出診回家,結果路上碰到山洪爆發,過河的橋被水淹沒了。他小心趟著洪水過河,可還是被洪水沖出十多米遠,要不是被一根樹根絆住,那就兇多吉少了。從醫以來,他雖然經歷幾多兇險,最后他還是選擇堅守。40多年來,他累計出診20000多次,步行約100萬公里。

  從18歲走上鄉醫這條路,今年63歲的魏榮壽已經干了46年,筆者問他準備什么時候“退休”。“等過幾年抱孫子再說吧!”魏榮壽半開玩笑似的說,“干久了,和鄉親們感情都很深,他們把我當自己人,在這里不為賺幾個錢,就是這份感情和信任,讓我每天活得很開心,很有價值,走,我說不出口,覺得對不住他們。”

  “當時爸爸承諾我,等我找到工作就不干了,我現在工作五六年了,他每天還在奔波,估計等我有孩子了,他還是舍不得走。”說起父親魏榮壽,在福州工作的兒子魏世貴說,現在全家都很支持他的工作,村里缺醫少藥,做點實事幫助村民是應該的,只是希望父親多注意身體,健康最重要。農村雖然工作很忙、很艱苦、待遇也不高,但魏榮壽表示,自己已經干了大半輩子鄉村醫生,無論如何都會堅持下去。

  魏榮壽的事跡感動了周邊的人,成為山村佳話,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報道了他的事跡。

黃志河:80后的年輕教師信守人間的真愛

  黃志河,男,漢族,1987年4月生,建甌市第一小學體育教師,2009年畢業于集美大學體育學院。他信守人間的真愛,以行動詮釋著他對婚戀對事業的真情和美德。

  過去現實生活中,不乏聽到見到一些年輕戀人在婚前海誓山盟,當發現或遇到對方患重病時,往往“無情地”斷然分手離去,留下的只是讓人感嘆婚戀在“現實”面前的脆弱??稍陂}北芝城卻有這么一位80后的年輕教師信守人間的真愛,以行動詮釋著他對婚戀對事業的真情和美德。

  2010年黃志河妻子陳芳在婚前婚檢查出腎病尿蛋白3+隱血3+,對這忽如其來的病情,黃志河想的是如何讓陳芳繼續開心,盡快治療,他依然不離不棄與妻完婚?;楹髱啄陙?,他不斷奔波于福州總院及建甌市立醫院,只為妻子能早日康復。為了能更好的有針對性治療腎病,醫生建議做腎穿手術確診腎病類型,2011年8月在福建省軍區總院做的腎穿手術,確診為IGA腎病綜合癥。手術后黃志河之身一人在醫院照顧妻子所有的生活起居,一住就是15天。出院后雖然不斷的藥物治療,幾年下來病情仍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2014年妻子病情加重,進一步惡化成尿毒癥,每天只能靠腹膜透析來維持生命。家境一般的黃志河為了給妻子延長壽命,減少看病的成本,在省立醫院自學腹膜透析操作。為了避免妻子感染,嚴格遵守無菌觀念,每隔六個小時為妻子做腹膜透析。六年來黃志河精心照顧妻子,僅腹膜透析液就用了三百多箱,而且沒有一次感染。

  每當親朋好友問起他累不累時,他總是笑著說:“我妻子是自家人,這是我應該做的,真的沒有什么。”黃志河回憶起當時妻子一個月的藥費近六千元,愁壞了家人。每天四次的腹膜透析,更是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黃志河不得不去外面掙外快,為妻子掙的更多的錢治病。由于尿毒癥造成腎功能散失,每天的六點、十二點、十八點、零點準時為妻子做腹膜透析,這樣的工作對黃志河來說是每天的必修課,他從來也沒有對妻子有過怨言。

  在努力妻子減少痛苦的同時,黃志河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同樣努力工作,不影響教學,一絲不茍。“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是他的座右銘,他在工作中,堅持誠實敬業,做到加班加點不叫累、取得成績不驕傲。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無私奉獻。做到不遲到,不曠課,除特殊情況外,他是不會隨意請假的,甘當教育戰線上的“老黃牛”時時以實際行動影響、帶動其他要求進步的教師和學生。與同事相處時,總是以“與人為善”的心態對待每一個同事;無論參加什么集體活動,他始終積極主動,不計得失,勇挑重擔。

  黃志河說:“其實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只不過,我這個人有點倔,不服輸,不愿低頭而已。”多么質樸的話語啊,這飽含著哭中作樂、勤勞質樸、豁達樂觀、堅強不屈、無私奉獻的精神。相信在困難中站起,只手也能撐起一片天。

葉夢國:“水上英雄”為生命護航

  建甌有位水上英雄,這就是建甌市水上義務救援隊的葉夢國。“時下,天氣炎熱,下河游泳多了,我得多提起神。“葉夢國說。

  “夢國是一位下崗工人,曾當過兵,種過地,賣過水果,現在從事養生行業。不管從事什么行業,他總是用心把事情做得最好。像水上救人這事,他最有一套方法,二十幾年來,他已經成功救起7名溺水者。”建甌市水上義務救援隊隊長王東強話語鏗鏘。

  “非常感謝,要不是有你,我的孩子就沒了!”“葉伯伯,謝謝你救了我!”2014年4月18日,在建甌市管葡街葉夢國的家中,一對母子千恩萬謝救命恩人。“這沒什么,是我應該做的,當時換了別人,也一樣會去做。”

  2014年4月12日下午4點30分,葉夢國像往常一樣,來到建甌市城郊五里亭附近的河里游泳。一到岸邊,葉夢國就發現岸邊坐著4個不認識的年輕人在戲水。因為曾發生岸邊衣物被盜事件,葉夢國格外關注他們。4點30分,葉夢國換好衣服轉身到河邊游泳。這時,他發現站在河邊,準備下水的年輕人被水沖到了河里,離岸有六七米之遠。此時,岸上兩位不會游泳的同伴都驚呆了。另一位稍微會游泳的同伴趕忙下水去救人。一時間,水浪打起漩渦,兩個孩子抱在一起在水中拼命掙扎,情形萬分危急。

  “快,你們去拿救生圈來!”說時遲,那時快。葉夢國見兩人頭發在激流中沉浮,就奮不顧身地奔向落水點,隨即跳入水中。憑借高超的游泳技巧,他快速地從身后接近溺水者。一手抓準溺水者的左手臂,就往岸上游。此時,由于脫離了溺水者,營救其的同伴也游出了危險水域。在短短的三四十秒內,兩個孩子都得救了。

  問及四位孩子都是學生,葉夢國嚴肅地對他們說:“你們不會游泳,不敢來這邊玩?。∏懊娴乃蛑两駴]人知道水有多深、多險。我游了幾十年了,都不敢下這邊。去年,房道鎮的一名落水者,我竭盡全力都沒能把他救上來,至今愧疚不已。”

  “救人英雄”其實經歷不凡。葉夢國是建甌市游泳協會會員、水上義務救援隊的隊員。7歲開始,他就愛上游泳,現如今已游了48年了。憑借嫻熟的泳技,他多次在省、地、市的冬泳賽中奪獎。2004年,獲南平地區冬泳賽第五名;2013年,獲全省公開水域冬游比賽第四名。作者(文號):范小輝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