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思明區“以獎代補”改造宗教場所消防設施

2016-10-31 16:24:58     來源:     編輯:bj001    

墻壁、角落多了不少消火栓的身影;寺廟房間、過道可見獨立式煙感報警器……最近,位于思明南路的慶福寺發生了新變化。這些消防設施的添置,正是得益于思明區宗教活動場所消防設施改造提升工程,作為首個改造試點,目前慶福寺已經完成改造。

創新思路“以獎代補”

“此次慶福寺改造提升所花費用六萬多元,通過‘以獎代補’政策,寺廟只要花費近兩萬元,大大減輕了寺廟的負擔。”說起寺廟改造提升的費用,慶福寺住持心量法師特別提到了“以獎代補”政策。慶福寺所享受的政策正是日前思明區出臺的《思明區宗教活動場所消防設施改造提升項目以獎代補實施方案》,這也是思明區率先全省以“以獎代補”形式,推動宗教活動場所消防設施改造提升。

為何要改造提升宗教活動場所的消防設施?2015年下半年,思明大隊聯合相關部門在走訪調研宗教場所時發現,思明區29家宗教活動場所多數是早期建設的磚木結構老房子,存在不少消防安全隱患,而預防火災事故的重要環節之一就是解決消防設施不足等問題。但由于思明區宗教活動場所大多數規模偏小,社會資助較少,建設資金及日常運行開支主要依靠信徒奉獻或捐贈,改造提升消防設施的資金對于宗教場所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從加強公共場所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幫助宗教活動場所解決實際困難的角度出發,思明區用“以獎代補”方式,積極引導有意愿進行消防設施改造的宗教活動場所進行消防設施改造、技術提升。

改造主要以建筑面積為依據,將1500平方米為劃分界限,1500平方米以下的要求對電氣線路進行改造,配備消防軟管卷盤或輕便水龍,并增設自來水加壓裝置、穩壓罐、獨立煙感報警器等,按審核決算價的70%予以獎勵,總額不超過10萬元。1500平方米以上則要求在此基礎上,增設消防水池,按審核決算價的60%予以獎勵,總額不超過20萬元。

多方參與推動改造

思明區的宗教場所大都有百年歷史,場所內留存著許多特色的閩南古建筑,為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性的原則,思明大隊多次走訪實地,確保消防基礎設施保護范圍全覆蓋的前提下,盡可能保證設施不破壞整體美觀度,在占地面積700多平方米的慶福寺內設置了10個消火栓,通過布設近400米的管線輸送水,可供火災初起時自救滅火。

同時,考慮到寺廟多以燒香拜佛為主,思明大隊指導慶福寺安裝了62個獨立式煙感報警器,覆蓋到寺廟的房間、過道。只要煙量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發出“嘀嘀”響聲,自動報警。“很實用。上個月一外省信眾團來寺廟燒香拜拜,點香數量很多,存在安全隱患,獨立式煙感報警器就發出警報,我們得以第一時間知道,并進行處理。”對于消防設施改造提升的作用,慶福寺住持心量法師心有體會。

在這次改造過程中,思明大隊聯合區民宗局、區安監局、廈港街道等部門全程共同參與,對施工現場進行勘察,確定改造提升的具體項目,并組成聯合驗收組在竣工后進行聯合驗收,出具驗收意見,從而形成政府職能部門與宗教界的良好互動,共同推動宗教活動場所消防設施的提升。

用成效推廣改造政策

“這是消防軟管卷盤,噴射距離可達10米,火災初起時使用基本可以撲滅。”寺廟人員打開消火栓,一邊演示如何操作,一邊講解。改造完成后,思明區宗教活動場所消防設施改造提升工程現場會在慶福寺舉行,通過開展宗教活動場所消防演練,讓思明區的29家宗教活動場所相關人員、各街道工作人員一睹這些消防設施的功能。

下一步,思明區將擬在全區推廣慶福寺消防設施改造的做法,提升區宗教場所消防硬件條件,提升消防自救能力,減少火災隱患,保障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群眾的安全。作者:張瑤蘭 李妍婧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