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忠漢-建筑象是一種信仰 賦予他力量

2016-10-31 15:43:28     來源:     編輯:bj001    

懂得欣賞,就能打開心靈、物性,作為室內設計師,更必須保有敏銳的心,觀察存在于生活的美。作品涵蓋建筑、室內設計領域,十多年來近境製作的成績有目共睹,總監唐忠漢對空間細節的掌握、對品味的追求,更顯現在每件作品的精神之中。著重于「場域的精神」,而此概念也延伸在他對建筑、空間的看法,透過本次專訪,訴說他的城市美學觀察。建筑是藝術之母,也造就了一個城市的豐富樣貌,對建筑師或室內設計師在學習或執業的進程中,自然也從當代與經典建筑或設計中吸取無數經驗、影響與內化。臺灣的室內設計能量蓬勃發展,其中,近境製作更是中生代設計師中極具代表性與充滿能量的團隊,其以「室內建筑」的概念建構出無數精彩案例,背后的操刀者,來自于設計總監唐忠漢與率領的團隊。

經典與當代建筑對設計的啟發 一種建筑風潮或趨勢并非偶然,系與政治、經濟、科學等等有所相關,對唐忠漢來說,雖公司主軸是以室內設計為主,在學習涵養中依然是以建筑設計為源頭開始學習,也受到許多學派與現代主義所影響,如過往所崇拜的安藤忠雄、功能主義之父Le Corbusier(柯比意)、現在很喜歡的建筑詩人peter Zumthor(彼得 卒姆托)等等,都對操作空間設計與材料研究帶來深厚的影響,也曾經走訪過許多知名建筑,如瑞士建筑師Mario Botta 為義大利Petra winery 所設計的Autonori 酒莊,或是義大利安藤忠雄的關稅美術館、柯比意馬賽公寓等等,感受經典與當代建筑空間設計帶來的張力。而進入到每個空間,唐忠漢最優先觀察的是「場域的精神」,他認為每個空間的能量、建筑尺度是最被優先觀察到的部分,在這些經典建筑中,建筑師的觀點與手法都帶來深刻的影響,同樣做為室內設計師,氣質與精神也同是最為關注的部分,從空間尺度、材料運用,在實現概念的同時,賦予場所精神,并融入生活。

他認為建筑就像是火車頭,全球建筑設計在爭相競賽的同時,臺灣建筑師所面對到的舞臺與建筑機會相對來多較為缺乏,然而面對建筑設計的規劃,設計者也會更加的珍惜,并運用小尺度、實驗性、臨時性建筑或短期展覽將概念呈現出來,爆發出強烈的議題與最純粹的概念。針對以建筑的題目來思考,唐忠漢自然也希望能夠更為完整的實現,不論是從環境、建筑、室內設計、到藝術軟體融為一體。在近境製作的營運上,建筑設計的比例較少,占大多數為室內設計案為主,在既定的架構內發揮概念。對他而言,室內設計是近境製作的專業,與許多設計師希望朝向建筑發展的模式不同,反而專注于投入在空間的細節如軟體、藝術品,這更接近著人的尺度。

近境製作成立至今已有10 多年,建筑對唐忠漢來說是引領的作用,賦予熱情、靈感,從當學生時代第一次接觸建筑到執業多年,依然強烈感受建筑設計所帶來的力量,某種程度上有如一種信仰,「那種感受很直接,因為對建筑的仰望,持續讓我們保有熱情向前走。」近年來,在國內外榮獲多項獎項,唐忠漢認為,從事室內設計工作是不斷的推進,得獎是一種激勵、并提醒自己對作品的要求與檢討。作為公司的設計總監,需要站在一個統合的視野去看待事務所的經營,并在短時間內將事情的精髓透過設計傳遞出去,未來依然想持續挑戰設計的各種可能性,包含建筑部分。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