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清流監獄教育科工作人員近半年來的走訪調研。近日,極具地方民俗特色,代表地方客家傳統文化的“客家擂茶”被搬進監區。展現在服刑人員眼中,監內刮起一陣“學習非物質遺產,傳承中華好文化”的熱潮。
在一監區四分監區,筆者看到一批剛剛招收入班的服刑人員正饒有興致地和老師進行交流學習。來自三明市將樂縣文化館的肖副館長向學員們認真講解著“客家擂茶”的歷史淵源、擂茶故事、工具應用、組成原料、制作工藝等傳統文化知識和技藝精髓。服刑人員在學習過程中,盡享擂茶制作樂趣,他們或交流心得、或觀摩研習、或玩笑逗樂,使“客家擂茶”傳習班內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客家擂茶”初制成功后,大家又一同分享勞動成果,有津津有味的、有眉頭緊皺的、有淺嘗輒止的、有大口品嘗的,現場一派和諧、友愛、熱鬧、團結的景象。這正如客家“擂茶歌謠”中所唱的一樣:“有客到我家,沒食招待他,擂上一缽茶,擂茶不值價,一碗擂茶表心意,你我往來情誼長。”
監獄教育科徐俊斌科長表示,在服刑人員當中開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培訓班并不是簡單的把地方特色引進來就可以了,還要綜合考慮該項目的可行性,以及將來服刑人員刑滿以后的創業創收等諸多問題,在這方面我們監獄對周邊地方特色文化進行了長期的、大量的、深入的調研考察,最終確立了“十番鑼鼓”和“客家擂茶”兩個極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項目,它們既能讓服刑人員充分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又能學有所成、學有所用,甚至可能在今后回歸社會后成為謀生的技藝。
據了解,今年以來,清流監獄積極響應省局年度工作要求,扎實開展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親情會見、道德講堂進監區、紅色電影、監內書屋等系列教育改造活動,穩步提升整體工作質量水平,提高服刑人員思想素質和文化修養,積極推動教育改造事業邁向新舞臺。(清流監獄辦公室、教育科、一監區)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