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樂經營要突出一個‘土’字,使游客有回家的感覺。”“來有‘問’聲,去有‘送’聲,只有做好優質服務,才能留住客人。”近日,連城縣旅游部門牽頭該縣客家美食協會人員來到新泉鎮舉辦農家樂經營培訓班,對農家樂室內環境設計、服務質量管理與提升、宣傳與營銷、產品開發和特色菜肴烹制等方面進行了細致的講解。
新泉三面環水,自古以來是閩西水路直下潮州、汕頭入海的水運通道。1929年,紅四軍曾兩次入住新泉,并在這里進行了我軍史上著名的“新泉整訓”。這兩年,在連城“旅游扶貧”政策的扶持下,新泉依托紅色旅游,發動村民做優做強美食、溫泉、農業等產業,不僅提高了景區周邊村民收入,還迅速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平均每天會有200多人來吃飯,忙啊!”張梅在新泉鎮紅色旅游景區“新泉整訓”遺址附近開了家農家餐館,每天他都要像個陀螺似的滴溜溜地轉,一會兒跑大堂招呼食客,一會兒跑廚房把把關,忙得不可開交。
張梅當過農民、打過工,前兩年,他回到家鄉瞅準了紅色旅游產業,并參加了新泉客家廚師培訓,計劃著開家飯店。可沒有啟動資金怎么辦?在旅游部門的幫助下,他向縣人社部門提出了創業小額貼息貸款的申請。很快,人社部門就通過了他的申請,及時發放貸款8萬元。如今,他的餐館一年的營業額就有100多萬。
在新泉鎮,像張梅這樣通過旅游產業發家的人,并不在少數。數據顯示,目前該鎮已發展農家樂餐館200多家、溫泉服務場所42處,以及千畝富硒蔬菜、千畝溪魚養殖、千畝筍用竹等農產品原料基地,直接提供5000余個就業崗位,僅今年就接待游客逾100萬人次,近萬名農民在旅游產業鏈中受益。
為進一步推進旅游產業加快發展,探索實施創業帶動就業示范工程,這兩年,連城旅游部門結合旅游精準扶貧工作,著力健全與縣財政、人社、農業等相關職能部門共同組織、社會各界主動參與的創業工作管理體系,建立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三位一體”工作機制,培育創業典型、創業新秀、創業創新領軍人才、企業創新團隊、大學生創業園、創業示范基地,并征集創業項目。
據悉,連城對在旅游產業上進行創業的人員,提供創業培訓,放寬市場準入、經營場所限制,給予獎勵、補助等創業扶持資金支持,提供稅收優惠、社保補貼,并發放小額貼息貸款,與此同時,積極爭取中央專項扶貧資金、省級旅游專項基金,以及省級旅游專項扶貧資金,切實形成全縣崇尚旅游創業、支持旅游創業、競相旅游創業的良好氛圍。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連城已發放個人創業小額貼息貸款4000多萬元,組織開展創業培訓30多期,培訓1000余人。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