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影視營銷龍頭,自在傳媒業績暴漲的背后邏輯

2016-10-09 12:48:47     來源:     編輯:bj001    

新三板有不少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而專注于影視營銷服務的自在傳媒(834476)便是其中之一。自在傳媒成立于2011年,短短5年時間,公司已成長為行業的佼佼者。從其披露的《2016年半年度報告》看,自在傳媒的業績十分搶眼。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65.11萬元,同比增長219.50%;凈利潤541.64萬元,同比增長261.37%。與新三板177家廣告公司相比,自在傳媒中期的營收增長和凈利潤增長均在前列,前者位居第15名,后者位居第16名。值得一提的是,自在傳媒2016年上半年的收入超過了2015年全年,可見公司具有強勁的創收能力。

當然,業績的暴漲源于自在傳媒的核心競爭力,集中表現在公司建立和掌握了行業廣泛的資源。具體而言,業績上漲主要有3個原因:第一,成熟的商業模式,提高了公司的市場占有率;第二,源于公司良好的品牌效益,客戶以產業上游有影響力的大公司為主;第三,加大產業協同以及IP授權,拓展了營收渠道。2016年上半年,自在傳媒主導和參與了近40部電影、網劇的營銷推廣。

與新三板2015年營業收入前十的互聯網營銷公司比較(依次為遙望網絡、哇棒傳媒、璧合科技、大象股份、中外名人等),自在傳媒的成長速度位居前列。首先,自在傳媒的營收增長和凈利潤增長均在2倍以上,而凈利潤的同比增長率是最高的,達到261.37%。其次,與市值接近30億元的創新層做市股票哇棒傳媒相比(2015年營收增長261.18%、凈利潤增長212.14%),自在傳媒絲毫不落下風。除了在影視營銷方面具備的核心競爭力,自在傳媒的快速發展也與公司處在電影市場這個風口有很大關關系。

自在傳媒方面稱,預計下半年及全年,公司業績將會大幅增長。一方面,公司的項目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完成,且在暑期檔和賀歲檔承接了不少大項目,這將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公司下半年會在發行、IP授權、產業協同等方面取得突破。另外,在未來的公司商業開拓計劃中,將有圍繞營銷工作帶來的票房獎勵收入以及相關電影和品牌結合的衍生品銷售等收入。

在新三板交投冷清的上半年,公司在5月份完成了首輪定增。以每股55元的價格向10位認購對象發行了43.90萬股,合計募集資金2414.5萬元。其中新進3只資管產品和2家投資機構,中國知名歌唱組合“羽泉”的胡海泉(天使投資人)和陳羽凡,中國演員、主持人董成鵬,也參與本次認購。華誼股份旗下的華誼兄弟文化經紀有限公司為自在傳媒的第六大股東。這反映了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都給予自在傳媒在成長性和發展空間上的無限期望。自在傳媒近日公告稱,以公司現有總股本593.90萬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13.80元;同時,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40.34股。

當然,公司的經營也面臨一定風險:

第一,市場競爭加劇風險。目前行業內主流的各類電影營銷公司約有30 家,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介于此,自在傳媒將采取以下措施,繼續增強自身競爭力:通過加速自身品牌和團隊實力的提升;加強業內資源整合、開拓新的服務內容與手段,保持先發優勢,繼續牢牢占據行業頂尖地位;通過上下游業務的多元發展。

第二,外部渠道依賴高。目前公司的營銷渠道多為外部采購,雖然公司與供應商建立了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公司也具有一定的議價能力,但不排除未來外部渠道發生重要變化,這給公司業績增長帶來了不確定風險。介于此,自在傳媒已著手搭建自己的營銷渠道,故這類風險的實質影響將逐漸弱化。

相關新聞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