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組織帶頭人 人民群眾貼心人

2016-12-07 10:28:34     來源:海峽風     編輯:bj001    

——蕉城區虎貝鎮文峰村駐村干部龔梓兵

文峰村村內河道新貌

大學生社會實踐隊支教活動_副本

文峰村是蕉城區虎貝鎮最大的行政村之一,因經濟基礎薄弱、基層組織薄弱,被確定為福建省第四批扶貧開發重點村。2014年4月,龔梓兵作為福建省第四批駐村黨員干部,到文峰村任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兩年多來,他牢記省委組織部掛點扶貧的使命,扎根掛點村,因地制宜、真抓實干,做基層組織的帶頭人、人民群眾的貼心人,掛點扶貧工作取得很大進展:“交通難”“飲水難”“讀書難”“環境差”等民生問題明顯改善;村里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得到轉化,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成功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受到了文峰村村民們的愛戴和肯定。

深入了解村情民意,著力解決民生難題

駐村伊始,龔梓兵就積極深入各戶走訪調查,了解村情民意,帶領村兩委成員多渠道收集村民的意見建議,編制三年發展規劃。兩年多來,他先后爭取到各類項目資金550余萬,重點解決村民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針對村內自來水管道原為鐵管,嚴重老化生銹,造成水管堵塞,居民用水困難,全線改造為PE管,基本解決群眾飲水問題。針對小學基礎設施陳舊,優秀教師和適齡兒童的不斷外流,他帶領村兩委多方籌資對教學樓、操場、教師宿舍、衛生間、廚房等硬件設施進行全面修繕,教學、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同時依托寧德師范學院的人力資源優勢,引進四名優秀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優化師資隊伍結構,積極爭取多方支持,每月支付支教學生2000元生活費,確保他們安心任教。目前,各年級學生成績均有明顯提升,已有多名外流生員回村就讀。為改善村內交通狀況,將環村路原3.5米路面,拓寬至6米;增設路燈、綠化帶;對村內河道進行河床清淤、河岸修整、防護欄建設;新建公廁;對 “臟、亂、差”現象進行專項整治,引導村民形成良好的環境意識和衛生習慣;成功申報2016年福建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聘請寧德“福建之秀”律師事務所廖翔華律師免費為文峰村擔任常年法律顧問,幫助村民解決法律相關問題,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整改軟弱渙散問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龔梓兵帶領村兩委班子認真查擺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方案,促進班子團結,增強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形成每周一次的兩委例會制度,對村務工作進行集體討論、集體決議,加強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不斷深入村企聯系,在蕉城區委組織部部署下,成立“文峰黨總支”,下轄“文峰村黨支部”和“石堂酒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樂豐食品有限公司黨支部”兩個非公黨支部。曾經的“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現在已成為蕉城區“農村黨建示范點”“先進基層黨組織”“扶貧開發與小康建設典型村”。

以申報中國傳統村落為突破點,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針對文峰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古村落格局保存較好的特點,龔梓兵積極聯絡村內民俗專家、住建局專家、文化傳媒專家、寧德師院相關領域教授,多方收集資料,精心編制申報材料,成功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填補了蕉城區該項目的空白,大大增強了文峰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及時組織專家完成“中國傳統村落檔案”和“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并順利通過國家財政部、住建部等七部委技術評審,被確定為“2016年中央資金補助對象”。積極爭取蕉城區旅游局支持,就文峰村未來發展鄉村特色旅游進行多次商討,并組織專家編制“全村旅游發展整體規劃”,描繪文峰村未來特色鄉村旅游的藍圖。目前,已對 “陳普祠”進行整體修繕,并完成“石堂整訓團部舊址”“黃禮珍故居”“文武魁”等重點場館的掛牌及景點導覽圖設立等基礎性工作。依托福建省農科院的人力和技術支撐,加強農業基地建設,建成草莓苗育種基地30多畝,優質果園50余畝,解決本村貧困人員年就業1500余人次。

分享到:
更多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視聽節目制作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互聯網出版機構 閩ICP備160236913號-1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