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新政的出臺,讓蒸蒸日上的網約車市場驟然降溫,而原本穩步發展的互聯網巴士卻因此迎來自己的黃金時代,成為出行領域最大的一塊蛋糕。眾多互聯網巴士平臺都在致力于搶占市場份額,培養用戶習慣,讓人們能像打出租車一樣“打巴士”,開啟極致巴士新體驗。可以說,互聯網巴士是出行領域的必然趨勢。
在眾多互聯網巴士平臺中,嘀一巴士被視作優秀的代表。自2015年成立以來,嘀一巴士以其獨特的發展戰略和自身定位、優秀的社會資源和工作團隊,一路披荊斬棘脫穎而出,成為行業典范,旗下專屬巴士近3000輛,每日運送近十五萬人次。
作為嘀一巴士的創始人兼CEO,張昭對嘀一的發展有著明確的定位。“互聯網定制巴士行業是剛剛興起的科技型服務產業,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息息相關,因此作為我個人而言,不僅僅要做好服務業的本職工作,更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時刻緊盯互聯網的發展,傳遞互聯網+交通的發展理念,這樣才能夠永遠走在行業前列。”
連續創業、五年磨礪
張昭先生,1986年出生于北京,畢業于北京石油化工學院,2010年入職陽光保險集團,并成為互聯網事業部三位聯合創始人之一,之后帶領陽光保險集團互聯網事業走向成熟并與平安集團并稱保險行業+互聯網的先驅。
2012年入職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并成為電子商務中心互聯網對外合作業務全國負責人,業績出色,帶領團隊實現了保險產品在電子商務及互聯網領域的新突破,成為行業的領頭羊。在互聯網及電子商務領域,張昭先生每年操盤的市場費用近億元。
而在2011年,張昭先生兼職創業,創辦目前才開始火熱起來的車險互聯網比價平臺,與市場中知名保險主體均有合作,創立3個月即實現盈利。“雖然工作內容變化幅度有一些,但認真思考一下也不難理解,我從業以來工作內容始終離不開互聯網這個關鍵詞,”“工作的內核始終是圍繞互聯網打造新型產品和服務模式。”經過五年的探索與磨礪張昭對互聯網領域有了自己獨特而深刻的理解,同時也為他創辦嘀一科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進軍互聯網巴士、嘀一巴士誕生
2015年6月,張昭離開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并創辦嘀一科技,創業項目為互聯網班車定制平臺“嘀一巴士”。
張昭認為,利用在互聯網領域強大的整合能力,將傳統巴士帶到普通消費者面前,結合傳統運輸性能和互聯網共享本質,開拓更多適用于個人消費者的出行功能。相較于今年火熱的“互聯網+”,張昭先生認為互聯網巴士行業更偏向于傳統+互聯網,因為傳統巴士行業的團隊、運營、道路經驗等是互聯網企業在短時間內不可復制的。“一切商業模式都要落地”是張昭先生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這也是未來智能巴士發展的大趨勢。
張昭認為,從班車發展來看,傳統企業班車存在衛生條件差,遲到誤點,無法查詢班車實時位置等弊端,張昭領導的嘀一巴士通過對用戶需求搜集,創新實現班車實時定位查詢、應急通信、在線反饋等在內的班車線上服務,使企業員工享受到更專業安全、舒適便捷的班車服務。企業專屬后臺實時查詢數據與分析,獲得上座率、準點率等信息,為企業提供更多樣的班車運營解決方案。
同樣的問題也存在于公共交通之中,地鐵、公交的擁擠不堪、堵車晚點、定點購票等問題不一而足,而通過互聯網應用可以創新性解決所有這些問題,用戶可通過嘀一巴士使用線上查詢線路、線路定制、在線購票等功能,實時查看車輛位置,精準掌握出行時間,遠離擁擠出行高峰,一人一座、安全舒適,家門口至公司一站直達,從此睡著上下班。
張昭前瞻性的互聯網+交通理念獲得了業界和眾多企業的認可,2015年嘀一科技與北京天馬通馳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強強聯合,天馬通馳在硬件上的車輛資質、安全維護、司機培訓等給予全力支持。不僅如此,在張昭積極的運作和推動下,嘀一巴士先后與百度、騰訊、網易、西門子中國、微軟中國、戴姆勒奔馳、ABB中國、湯森路透、萬科地產等企業達成不同形式的長期合作,為合作企業提供企業班車、社區擺渡車及智能巴士解決方案等服務,形成了完整的行業服務閉環。
一紙網約車新政將互聯網巴士推向風口,諸多的目光聚焦于此。對于互聯網巴士的未來,“只要緊跟政策,努力創新,互聯網巴士的未來十分光明。”張昭多年的互聯網行業從業經驗以及他對傳統交通出行行業痛點的精準把握,讓他領導之下的嘀一巴士短期內快速發展壯大,目前已在北京全面鋪開。張昭和他的嘀一巴士前路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