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社區和重點單位消防基礎力量建設,彌補現役消防警力缺口,龍巖市因地制宜,分步驟、分區域推動微型消防站建設。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街道微型消防站3個,社區微型消防站24個,重點單位微型消防站265個,配備隊員1860人,配置各類器材設備3700余件(套)。這些微型消防站利用人力資源和消防器材,第一時間發現并控制轄區內的火情,有效實現“救早、滅小和3分鐘到場”處置的滅火救援工作目標。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龍巖新羅區西城街道西安社區的微型消防站,位于西安居委會內,共有值班室、器材室和體驗室三個場室。器材室內整齊擺放著消防服、防毒面罩、安全繩、應急燈、水槍等消防器材,地面上堆放著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消防水帶。值班室除了一名工作人員值守,墻壁上還張掛了微型消防站隊員的信息表、組織結構和崗位職責等。
西安社區負責人介紹,2015年12月以來,通過節約社區辦公經費等方式為微型消防站增設了巡防車、滅火器等一批消防設備,并由原有的27名消防隊員發展壯大到現在60人。而新羅消防大隊監督人員則不定期來社區,對消防站隊員進行業務指導。
位于開發區龍工(福建)機械有限公司的微型消防站設置在涂裝車間,此車間是防火安全最為重要且火災形勢最為嚴峻的區域。在這間20余平米的房間內,擺滿了各類消防器材,墻上還懸掛了微型消防站機構圖、崗位職責、防火檢查章程等規章制度,并配置了外線電話、手持對講機等通信設備。消防站由6名職工組成,設有組長和副組長,組織推進站內各項工作的開展。消防站人員每日進行防火巡查,有效保障了企業的安全。
“迷你消防車”大作用
與別的微型消防站不同,連城縣培田古村落微型消防站配置了一臺特殊裝備——三輪消防摩托。這種“迷你消防車”可以任意穿梭地形狹窄的地區,能攜帶滅火器材在最短時間內趕到起火地點。
擁有800余年歷史的連城縣培田古村落古建筑較多,其主體為磚木結構,具有易燃特點,作為國家4A級風景區,海內外觀光的的游客絡繹不絕,因此在滅火防火的任務上困難且艱巨。2015年底,培田古村落管理站依托古村專職隊組建“微型消防站”,現有消防站人員15名,配備有1輛三輪消防摩托,2臺手抬機動泵,20具手推式干粉滅火器,滅火服、水帶、水槍等消防器材,能夠確保發生火災時,第一時間撲救。在這些消防設備中,三輪消防摩托作用突出,它體積小、馬力足,可以深入普通消防車無法到達的角落,還裝配有機動泵、器材箱、滅火器等,其功能多樣,機動靈活的特點有效提升了古村落火災防御能力。
微型消防站執勤以來,先后參與撲救古村落店鋪、民房、垃圾堆等類型火災7起,協助撲救火災3起,及時挽救人民財產損失10余萬元,成為滅火的“及時雨”。
典型引路全面推進
自部局印發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和社區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后,龍巖支隊下發了《關于深入推進微型消防站建設的通知》,并以專題呈閱報告的形式,推動政府將微型消防站建設列入黨委政府議事日程,召開微型消防站建設推進會,推動站點建設落地見效。截止目前龍巖市已建成292個微型消防站,并明確12月28日前,爭取60%的村、社區及重點單位建成微型消防站;明年全國“兩會”結束前,完成全部微型消防站的建設。
支隊對微型消防站前期摸底排查后,擇優選取新羅西安社區、永定土樓、連城芷溪村、上杭工業園區等微型消防站作為典型試點,推廣建設經驗,明確站點軟硬件建設標準。在推動微型消防站建設的同時,支隊把已建成的隊伍能力素質建設作為首要任務來抓,組織全市各級微型消防站隊伍骨干984人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業務輪訓,并逐級逐部門明確指導幫扶任務,深入各微型消防站指導站點建設工作,幫助解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困難,實現站內人員配備到位、崗位分工明確,器材配置符合要求。作者:黃仁家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