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樂視旗下的年輕品牌樂次元影視會員的誕生,“新人類”一詞橫空出世。作為經歷互聯網變革而成長起來的80后、90后網生一代,他們有放飛夢想、張揚自我的空間,也有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這個群體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特征去定義,包括生長環境、教育背景、生活地域等等,從而還原他們的真實狀態。近日,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的CMMS(中國媒體與消費者研究)連續多年,針對國內62個城市,覆蓋一線到農村,輸出了一份消費者洞察報告,對這些“看不懂”的新人類,尤其是95后、00前一代,進行了一次徹底的透視。
嶄新“三觀”:“新人類”成文娛產業風向標
CMMS的報告對新人類的上網行為及習慣、手機的保有及應用、人群結構與比例、網購習慣與差異、休閑活動及變遷等多方面進行了統計和分析,對新人類的生活觀、社交觀和購物觀等“三觀”進行了基于數據和調研的透視。
就生活和休閑觀方面,高中生更喜歡規律的生活,愿意和朋友出去吃飯;大學生更向往國外生活,渴望接觸自然、外出度假,做事果斷,對新鮮事物很有興趣;中專和技校的人群內心更加豐富,注重作息和飲食規律;而就購物觀方面,高中生購物更注重產品質量,價格比較便宜,但很追捧新技術和新產品;大學生更注重購物環境,消費相對謹慎,但又有沖動性,喜歡高科技產品;而中專和技校人群更喜歡購買風格獨特的產品。而在社交觀方面,高中生較為活躍,喜歡和朋友聊天,對周圍的事情較為關心;大學生更重視朋友圈,渴望得到尊重,不喜歡評價他人;中專和技校的人群則對事情喜歡追根究底,容易受他人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中有不少觀點顛覆了人們對新人類的固有認知。例如,三線城市新人類中,大學生群體占比為36.2%,明顯高于一二線城市;相比高中、中專和技校學生,大學生更加追求個性,希望成為獨特的人;更為讓人意外的是,據報告顯示,高中生更喜歡用唯品會購物,而且對文化體育類用品最為熱衷。
可以說,通過報告的對比分析,如果要總結“新人類”的最大特征,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他們首先是一群消費動物,即他們成長在中國不斷演繹和變化的社會消費文化時代,幾乎所有品牌和產品的營銷訴求都要考慮他們的口味和感受。他們未必有足夠的金錢,但對于消費的思考是最多的。他們對于消費的信息是最愿意了解的,對搜尋自己喜歡的消費品具備耐心,也正是這些特性,讓“新人類”正在成為引領世界文化娛樂消費潮流的一股獨立而又強大的力量,成為文化娛樂產業的風向標。
樂視顛覆“新人類” 定義新消費時代
報告中提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目前我國17-19歲人群主要的休閑活動是上網、看電視、聚會聊天等,其中,上網、聽音樂、看視頻和電影明顯高于整體人群;相對應的,看電視、閱讀、去公園、玩游戲機等傳統休閑活動大幅減少。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了不運動的行列,其比例由37.6%提升到49.8%,提高了近12.2%;其中,中專和技校的人群最為明顯,其次是大學生和高中生,而這些不運動的學生群體又是網絡視頻的愛好者。在這樣一代年輕人引領的潮流下,以樂視為代表的,通過智能硬件和視頻平臺打造生態鏈的視頻網站則越來越貼合他們的生活休閑娛樂需求,自然而然成為新人類文化娛樂消費的高地。
在互聯網的滲透下,樂視關注到新人類價值需要重構和深挖的需求點,不斷完善“IP+體驗+服務”的3.0plus模式,開辟分眾策略,率先擁抱新人類,實現精準營銷。作為樂視影視會員互聯網思維下分層、分眾、分屏策略的具體表現之一,以樂視超級影視會員面向家庭用戶建立大屏生態,以樂次元影視會員面向年輕群體建立移動生態,將“內容+體驗+服務”的模式推上新的高度,甚至做到極致,實現覆蓋TV、手機、PAD、電視、汽車、VR、影院等七屏,實現多屏間的聯動,提升會員超值體驗,繼續擴大會員服務的范圍,提升會員權益的品質。可以說,在打通兩個會員生態的同時,也打通了從家庭兒童、青少年到大學生等新人類群體的渠道。
對于視頻行業來說,樂視重視深耕新人類價值,根據新人類的內容偏好和終端偏好的差別來構建全方位的生態體系,是助推行業趨向更為完善、深層次發展的重要力量;而作為在視頻生態世界中成長起來的新人類,相信他們同樣也將能把這一代中國年輕人的文化娛樂觀念反哺到生態體系中,帶著自己的消費觀、生活觀走向世界,最終創造一個時代的消費潮流 。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