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金額高達數億、涉案犯罪嫌疑人多達49名,這宗由公安部督辦、省廳交辦的2015年臺江區重大網絡賭博案件在歷經約15個月的偵查、取證與開庭公訴審理后,終于進入等待判決的收尾階段。這讓承辦該案的潘學東檢察員深感欣慰與“痛快”。
自1999年12月大學畢業后考入閩清縣檢察院工作以來,潘學東進入檢察系統已17年。2010年8月,他被調入臺江區人民檢察院,現任臺江區院公訴科副科長、副科級檢察員。他和公訴科同事孫麗、鄧世欽組成3人辦案小組,近年來協同承辦了多起重大案件。
法庭上,他能自若應對人數眾多的嫌疑人及其辯護隊伍,打擊犯罪“快準狠”絕不手軟;辦案中,他對嫌疑人和被害人皆極具耐心和細心,使案件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兼具;生活中,他是同事們眼中敬重又親切的“潘哥”,從不吝嗇于分享自己寶貴的偵查經驗。
10月18日,本網記者跟隨“我身邊的檢察故事”大型采訪團走進臺江區檢察院,首次走近這位充滿正義感和親近感的公訴人。
“如果在初查這塊能做透,就不怕案件辦不好!”從早期反瀆、反貪的自偵崗位轉戰公訴一線,潘學東從未改變過對初查環節的重視。這不僅幫助他攻堅下了“發現難、取證難、處理難”的反瀆“三難”,還讓他在公訴工作中創造性地提出了提前介入取證偵查環節,使尋找案件突破口得以化被動為主動。
在2015年臺江區重大網絡賭博案件中,注重“初查”的潘學東自去年年底接手案件時就提前介入偵查階段,與臺江刑偵大隊充分溝通并引導取證。在前期研究上,他狠下功夫“吃透”閱卷、歸類證據、摘錄等前期工作。最終,在他和小組同事的共力下,公安機關又成功追訴“漏網之魚”11名。
“我辦案閱卷時會把每個人名下有哪些證據分列,劃分每個人的線索脈絡。”據他的同事透露,潘學東有手記的習慣,這對于歸類龐雜的卷宗線索十分有助益。為辦好這宗復雜的網絡賭博要案,潘學東不僅在一周時間內啃下了97冊厚厚的偵查案卷,還耗時至少七天接連提審49名嫌疑人,加班加點審閱證據材料、聽取了嫌疑人的供訴和辯解,對證據的合法性、關聯性等進行審查。
“辦案時,我個人還有個小方法就是給資料拍照,這樣我下班回家或者在路上也可以研讀。”向記者說起這些偵查辦案的“門道”,潘學東如數家珍。
別看現在的潘學東能把公訴工作處理得游刃有余,其實在兩年前他還算是個公訴界的“門外漢”。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在2014年經過組織調整從自偵部門調到公訴科的。當時,他已是個“老反瀆”,但出于“很希望可以看到案件走向和最終審判結果”的初衷,他選擇來到公訴科這一完全不同性質的部門“從頭再來”。
自偵是從無到有,強調的是發現案件;公訴是從有到無,強調的是雞蛋里挑骨頭——要逆向思考一個案件的現有證據能否證實犯罪事實。調到公訴科“新手上路”,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的?潘學東的答案是:給自己“充電”。由于工作性質的改變,潘學東不得不馬上投入到學習:學習法律知識,學習前輩審查證據、分析案件的經驗,更重要的是轉變司法觀念,樹立平和、寬容、文明的司法理念,慎重對待每一個案件。
在上述臺江區網絡賭博大案的開庭公訴環節,“做足了功課”的潘學東還運用了新的訴訟法中允許提出召開庭前會議的新規,申請在開庭前通過庭前會議把信息核對、次要證據等先進行了溝通。最終,將原本按正常程序需要4、5天的庭審在開庭當天1天時間內生審理完畢。
一路走來,潘學東從書記員做起,先后承擔過審查批捕、審查起訴、紀檢監察、反瀆職侵權等工作。不管身處哪一個崗位上,他都始終熱愛著檢察這份充滿正義感的事業。
“確實非常累,但我們干這行也很痛快。” 談到對自己工作的看法,潘學東爽朗地笑到:“一路都是‘痛并快樂著’!”他形容一個公訴人的心路歷程是“榮耀與艱辛”。他說,捍衛法理公正,即使艱辛他也甘之如飴。(臺江區檢察院)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