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要上訴!”
“上訴需要提交書面的上訴狀、副本及一審判決書,再預交上訴費,聽清楚沒有?”
“嗯,聽清楚了,我現在就交。”
“判決書你是否認真讀過,有不理解的地方么?”
“判決書我讀過了,我不理解怎么就全部駁回我的訴訟請求呢,都是父母的子女,為什么我沒有繼承遺產的權力嗎?”
近日,檜溪法庭審結一起王某女訴王某男法定繼承糾紛案,判決書送達后,在法定期限內原告王某女到庭提交上訴狀,通過法官耐心解讀、分析法律文書,就證據的來源、采信、認定的事實與依據、適用法律、援用發條及出處等進行釋明。原告王某女才知道自己起訴時已經超過訴訟時效,并不是沒有自己的份額,只是未在訴訟時效內主張,且表示不再上訴,當場將上訴狀撤回。
王某女與王某男是親兄妹,在父母過世時,王某女沒有打算要分割父母的遺產,就沒有過問遺產一事,這本來是我們的地方風俗,嫁出去的女如潑出的水,父母的遺產很自然的由王某男繼承,本來兄妹間關系還不錯,但王某男擔心王某女會回來分割遺產,在父親在世時便要求父親立下遺囑,將所有的遺產贈送給王某男的兒子王小某,且一直不公開遺囑一事,2012年初兄妹間為了搬遷祖墳一事發生矛盾,王某女才知道有遺囑一事,多次找到王某男,要求解釋為什么不公開遺囑一事,雙方交涉未果,王某女一紙訴狀將王某男訴至法院。
“法官,在剛剛收到判決書的時候,我心里非常不服,堅決要求上訴,聽了你的解釋,我現在明白了,本來我就沒有打算與大哥爭這個遺產,但大哥的做法讓我很難過,現在通過你們的解釋,我明白了,不上訴了,還是親情重要”!
判后釋法就是在裁判文書送達后的一定時間內法官就案件的事實認定、證據采信、裁判理由、法律適用的含義及程序進行答疑釋理,是當事人明白案件涉及的法理和情理,消除疑問。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判后答疑有利于提高當事人服判息訴率和自動履行率,達到民事訴訟案結事了的目的。(通訊員:許世偉)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