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只是工具。
支具治療的決定因素還是支具師的經驗和設計方案、矯形體系。
青少年的特發性脊柱側彎,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身體正常發育的疾病,通常都會隨著生長發育而持續加重,嚴重者導致胸廓變形,影響心肺功能,甚至出現神經壓迫癥狀導致癱瘓。中輕度的側彎通常患者自身沒有什么不適感,由于穿著衣服的掩蓋,身體外形也不容易看出異樣。因而脊柱側彎病情被患者發現時,往往已是病情較重,側彎度數較大。目前針對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外科手術和支具矯形的兩種方法,外科手術創傷大,風險高,費用高,大多青少年達不到手術的指證,也不愿進行,因此支具矯形就成為患者的首選。
傳統的側彎支具有色努式、波士頓式、密爾沃基式、大阪醫大式等,在矯正效果、佩戴外觀、對身體發育影響等方面都有不足,只是簡單的應用三點力系統,缺乏完善的矯形體系,支具制作技術帶有明顯的手工業特點,特別是支具模型制作過程中的獨一性和不可復制性。
Dr. Weiss博士作為施羅斯體操保守治療脊柱側彎療法的第三代傳承人,不僅對傳統的施羅斯方法進行動作精簡,創立了脊柱側彎最佳實踐療法(Schroth Best Practice Program)的施羅斯矯形體操,還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及制造(CAD/CAM)技術,創立了穿著隱密,矯形效果顯著的GBW(Gensingen Brace Weiss)支具,這種支具的設計制作過程與傳統方法有著巨大的差別。設計的第一步是使用最先進的手持式3D掃描儀器,對患者的身體進行掃描,在計算機中重建患者身體模型,掃描過程簡單快速,不直接接觸患者身體。接下來是支具制作中最關鍵的步驟——支具3D設計,運用專業CAD修型軟件對重建的患者身體模型進行修改,施加矯正力,設計釋放空間。在CAD軟件中,可以準確的用數據來控制矯正力的面積和強度,可視化的對比修型前后的變化,可多次修改找到最佳設計,這些在傳統的手工支具過程中是無法實現的。我們還可以把患者的X光片疊加到身體模型上,準確的定位矯正力點,這些都使得支具的矯形設計更加精確從而保證矯形效果。
GBW支具應用了計算機輔助設計及制造(CAD/CAM)技術,使用計算機和先進的掃描儀器作為工具,但是如果僅擁有高科技先進的設備、工具,不具備長期的專業臨床積累,沒有完善的矯形體系,仍然不能為患者帶來理想的矯形效果。
Dr. Weiss博士把GBW支具矯形與脊柱側彎最佳實踐療法(Schroth Best Practice Program)的施羅斯矯形體操相結合,一方面用GBW支具來引導身體修正運動,身體置于過度矯正姿勢下,這個姿勢與患者的病理彎曲相反,有效的減輕脊柱側彎,改變其他不良姿勢;另一方面教授患者掌握施羅斯矯形體操鍛煉的方法,每日堅持鍛煉,使側彎凹側肌肉韌帶得到拉伸,脊柱韌性增加,身體在支具內更容易被矯正。施羅斯矯形體操的鍛煉,可以減少由于長期佩戴支具造成的軀干肌力減退等不利因素,同時這種體操是針對性的矯形鍛煉,讓已發生側彎的脊柱在矯正位的肌力得到強化,從而穩定脊柱矯正的效果。
正是由于運用了這套有效且完善的體系,GBW支具和施羅斯側彎體操目前已在世界十幾個國家得到推廣應用,并被效仿且出現了多類型的模仿支具,但正規取得認證的機構,國內目前僅在北京、西安、重慶、杭州、廣州設立工作室專注于應用推廣。
|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際聯網備案
海峽風網 版權 所有©1997-2017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